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8-02-27 10:31 來源:中國工業報
2017年是我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的轉折之年,行業經濟穩步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近日,在2018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指出,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國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確實“率先走上了筑底反彈的新通道”。尤其是從增速來看,是在連續兩年下降的情況下,近六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石化行業經過近三年的調整和震蕩,已經走出低谷、走上了中高速發展的新階段。根據預測,2018年我國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的總目標是,全行業主營收入增長10%左右,超過15萬億元;利潤總額增長約5%,接近9000億元;進出口總額增長約10%,超過6300億美元。
穩中求進亮點頻現
傅向升介紹,2017年我國石化行業穩中求進又有新突破,全行業主營收入13.78萬億元,利潤總額8462億元,進出口總額5834億美元,成為2017年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的亮點。
一是增速創新高。2017年全行業主營收入同比增長15.7%,為六年來最快增速;利潤同比增長51.9%,為七年來最快增速;進出口總額增長22.1%、出口增長12.9%,同樣為近七年來最快增速。
二是結構在優化。化工行業中合成材料、基礎化學品和專用化學品收入和利潤增速領先,對化工整體收入和利潤增長的貢獻率合計均超過八成;消費結構積極變化,天然氣消費增速和占比同步提升,油品消費中,“國五”全面推廣,新能源、清潔能源需求增長較快;主要化學品消費中,化肥持續下降,無機化學品保持平穩,合成材料增長相對較快。
三是效益在改善。主要是盈利能力的提升,2017年石化全行業主營收入利潤率達6.14%,創四年來新高。其中,化工行業主營收入利潤率同比大幅提高1.25個百分點,2012年以來首次超越6.0%。全行業資產利潤率為6.5%,同比提高1.99個百分點。
四是能效在提升。2017年前三季度石化全行業能耗總量同比增長1.3%,較2016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為歷史同期最低增幅。萬元收入耗標煤同比下降12.8%,2013年以來首次下降。
五是產銷穩增長。2017年全國原油天然氣總產量3.24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0.8%,主要化學品總產量增長約2.7%。石油天然氣表觀消費量7.99億噸油當量,同比增長7.4%,創下五年來新高,增速比2016年加快3.1個百分點,主要化學品表觀消費總量增幅約4.6%,比2016年加快0.9個百分點。
傅向升認為,2017年我國石化行業各項重點工作取得新突破。一是去產能又有新突破,二是結構調整又有新突破,三是創新能力又有新突破,四是綠色發展又有新突破,五是國際合作又有新突破,六是石化園區又有新突破。可以說,我國石化行業經濟運行實現了高速增長,全行業各項重點工作都取得新的突破,亮點紛呈。但是,我國石化行業仍然存在著許多挑戰和制約因素,其中比較突出的有:資源制約日益嚴峻,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投資連續下降,另外研發投入偏低、新舊動能轉換慢、效益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以及貿易摩擦加劇等因素,也都制約著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行業運行利好因素不斷
傅向升分析,2018年我國石化行業發展機遇和經濟運行的有利因素很多。從國內因素看,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做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政治判斷,確立了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描繪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宏偉藍圖,這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這是最大的發展環境和利好。2017年我國國內經濟實現了2009年以來首次增速回升,增長6.9%,工業經濟的運行質量好于預期,實現了2010年來的首次加速。同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顯現,新舊動能的轉換在加快,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在改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明確新一年的各項政策措施,尤其是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大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并預期新一年經濟增長的目標為6.5%。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就是環保政策,“藍天保衛戰”、“污染防治攻堅戰”將是持續發力的過程,不管是近期還是遠期,都將對石化產業的經濟運行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從國際因素看,2017年全球經濟呈現出所有地區“高度同步的”增長,不僅美國、歐元區和日本這些發達經濟體穩步增長,而且重要新興經濟體的狀況也在改善。新的一年,雖然存在著英國脫歐、地緣政治沖突、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不確定因素,但總體是樂觀的。近期,包括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等機構以及摩根士丹利、瑞銀集團和美銀美林等大型投行紛紛對2018年世界經濟做出樂觀預計,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18年全球四分之三的經濟體增速都將加快,成為全球經濟近十年來最大范圍的增長,全球經濟增速為3.7%,比2017年提高0.1個百分點。
從國際油價預測,2017年布倫特油價全年平均54.74美元/桶,比2016年均價增長24.4%。2018年歐佩克與俄羅斯的減產協議全年有效,當然地緣政治風險、減產國與非歐佩克國家、尤其是美國的增產以及特朗普政府的經濟政策和美元走勢,這些因素都將繼續角力,將對國際油價產生影響。綜合來看,預計2018年世界石油需求將溫和增長,同比提高150萬桶/日,尤其是我國經濟對石油需求的增長,預計2018年供給增幅在100萬~150萬桶/日。綜合分析,2018年國際油價運行將繼續在震蕩中上行,布倫特油價全年均價將在60美元/桶上下。
加快發展質量變革
傅向升表示,201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的總體思路是: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一根本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持續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力度,持續推進創新驅動和綠色發展兩大戰略,持續拓寬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領域與視野,加快石化行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促進經濟運行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引領石化大國向強國的轉變。
一是淘汰落后產能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措施。2018年是國務院要求石化行業實施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一年,也是最后一年,必須認真對照去產能的要求和各項目標,力爭全面完成國務院確定的石化行業尤其是產能嚴重過剩的十二個領域去產能的任務目標。同時,市場化和法制化措施齊發力,通過嚴格執行環保、能耗、技術、質量和安全等標準和準入門檻,不僅加大落后產能的退出力度,而且嚴格控制新增低端產能,確保去產能三年任務目標的圓滿完成。
二是加大技術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要緊緊抓住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歷史性機遇,在新能源、化工新材料、專用化學品、節能環保、現代煤化工等五大領域,建設一批高水平的創新平臺,突破一批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攻克一批關鍵共性技術,特別是針對突出的資源能源和環境問題,突破和推廣一批清潔生產技術、節能低碳技術、廢水處理技術和綜合利用及末端治理技術。
三是推進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石化行業在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和生產方式。要深入貫徹和實施《促進石化產業綠色發展指導意見》和《石化產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及其“六大專項行動計劃”,以“布局合理化、產品高端化、資源節約化、生產清潔化”為目標,優化產業布局,調整產業結構,加強科技創新,完善行業綠色標準,建立綠色發展長效機制,推進從產品設計、生產工藝、產品分銷以及回收處置利用的全產業鏈綠色化,實現源頭減排、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綜合利用全過程綠色發展理念的轉變。
四是打造產業集群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現有502家石化園區已經發展成為石化產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土地集約化、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鏈協同以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石化產業集群的構建應主要立足于現有石化園區,在新的一年應本著合理布局、科學規劃、規范管理的原則,找準定位、突出重點,把建設智慧園區和綠色園區放在突出位置,以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為抓手,充分發揮好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聯盟的平臺作用,借鑒江蘇、浙江先期整頓石化園區的經驗和山東正在開展的石化園區評價認定和整頓工作,引導好企業搬遷入園和現有石化園區的管理整頓。
五是深化國際合作是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深入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進一步拓展與國際化工協會聯合會等國際組織以及歐洲、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石化協會,就責任關懷、可持續發展、碳減排等全球共同關注的話題的交流與合作。2018年將啟動“一帶一路”行業行動方案和市場調研,繼續做好沿線國家產能合作及國別投資報告,重點調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石化產業的基本情況及區位優勢、資源條件、市場容量、物流運輸、環保要求以及政策法律環境等因素,提出國際產能合作的重點國家和重點項目,引導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走出去,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園區建設,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群優勢,增強協同發展的能力。
六是預測預警能力是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在油氣數據平臺和化工大數據平臺投入運行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這“兩大數據平臺”的功能,完善行業統計監測體系,及時發布行業景氣指數,提供市場信息、預警信息,引導全行業持續改善運營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