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7-12-05 15:39 來源:中國基金報
東土科技 12月5日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發布“Intewell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云平臺”。
東土科技現場發布人周洪波博士說,全球工業互聯網技術目前僅關注于控制層以上的數據應用及分析,沒有實現軟件定義工業控制(SDC)和軟件定義工業流程(SDP);國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則過多關注于工業制造的多功能和綜合性,二者均缺乏對工業控制體系的統一管理和業務聚焦。“Intewell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云平臺”采用全球首創基于IPV6的實時寬帶現場總線,將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工業控制及智能制造的各個領域,實現軟件定義工業控制單元、軟件定義工業控制流程,廣泛推進人工智能在智能工廠和協同制造中的深度應用,實現實時性和云服務統一。
公司說,Intewell 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是網絡信息化技術在制能制造領域廣泛應用的支撐平臺軟件,是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領域應用的承載平臺,是中國智能制造技術國產化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
Intewell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云平臺現場層內核 ——道系統、設備云操作系統,歷經18年迭代研發,是我國完全自主可控、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性能實時操作系統,廣泛應用于智慧工業、智慧城市、智慧軍事等領域,是我國多個重大項目的高可靠、高安全、自主可控的智能核心,也是Intewell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云平臺堅實的技術基礎和保障。
工業控制系統的先進性和安全性關系到國家工業的竟爭力和經濟安全命脈,是國家硬實力的基礎,是大國崛起的根本動力、是我國實現強國夢想的保障。中國目前的工業控制體系(DCS、PLC、現場總線技術等)長期由西方技術壟斷,工業體系內在安全存在巨大的現實風險。據統計,在全球范圍內針對工業控制系統的攻擊事件已發生200余起。1986年前蘇聯天然氣管道爆炸,重創了前蘇聯經濟命脈;2010年伊朗“震網”病毒導致核電站癱瘓,徹底擊垮了伊朗核工業。這些深刻的教訓為中國工業控制體系的安全性問題敲響了警鐘,建立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中國工業控制體系,已經成為提升國家綜合經濟實力,建立民族產業自信的先決條件。
從2012年美國以GE為代表提出工業互聯網,到2013年德國以西門子為代表提出工業4.0,再到2015年我國提出中國制造2025,工業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各國力推互聯網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都是希望掌握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話語權,確保其自身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的領先優勢。
周洪波說,工業互聯網技術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核心支撐技術,“Intewell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云平臺”是工業互聯網技術自主可控的關鍵技術,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實現兩化融合的核心平臺,是中國工業控制技術實現全球超越領先,構建中國自主工業控制體系的基石和保證,對于提升我國工業控制技術整體實力和支撐我國工業制造體系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而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關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公眾利益。周洪波認為,打造中國工業互聯網,要在系統規劃和頂層設計中融入國家意志,建立中國統一的工業控制操作系統,制定國際標準,建立在該領域的話語權和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