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7-12-05 09:02 來源:經濟觀察報
在全球制造行業競爭激烈的當下,智能制造日益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也是企業持續成長和打造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推手。
作為一家擁有46年歷史的制造企業,臺達在智能化的道路上正在疾步前行。近年來,臺達逐步實現了向智能制造轉型,滿足電子制造業的生產需求,并為客戶提供各式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同時,臺達積極響應“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自2016年起開展臺達智能制造DSM (Delta Smart Manufacturing) 計劃,力求以智能制造創造企業與行業的未來價值。
智能制造轉型之路
臺達創立于1971年,成立之初主要以電子元器件為主,最近幾年,臺達已經慢慢從單一的提供產品變成解決方案供應商,例如工業自動化解決方案、樓宇自動化解決方案、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等。
隨著智能制造的興起,臺達近年來以復雜的電子制造經驗為基礎,累積長期工業自動化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整合軟硬件,在內部工廠從智能設備、智能產線、智能物流層層展開,發展到智能生產、智能工廠等,逐步實現智能制造,滿足電子制造業快速、彈性、少量多樣及混線生產需求,同時提供客戶各式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與產品,助力產業智能轉型。
據悉,臺達智能制造以制造執行系統 (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為中樞,延伸開發生產力、質量與設備維護的監控管理平臺,串聯云端與相關軟硬件;同時結合智能物流,達到下單、叫料、配送料、生產、入庫、到出貨、取貨的完整制造流程一體化,產能、質量及換線效率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臺達集團-中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尹鏇博認為,無論是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德國的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人工智能可能是他們最終的解決方法。相信“中國制造2025”戰略會帶領我們從世界制造大國走向世界制造強國。
談及轉型道路面臨的困難時,尹鏇博表示,一方面,我們面對的是相當多孤島式的自動化設備。事實上,許多企業工廠里面很早就有自動化設備,但是每項設備只能獨立運作而不相連,呈現孤島式的狀態。另一方面,我們也面臨著不穩定的人工制程。例如對于作業員,下午四五點的集中力跟八九點的集中力不一樣,作業員周一的心情和周五的心情也不一樣。因此,作業員的感知能力會有一些差異,很多質量問題也可能因此產生。
針對以上問題,臺達過去幾年通過導入通信技術,將孤島式自動化設備連接在一起,讓不同設備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將工廠從單一的生產制造轉變為先進的制造現場。
目前,臺達已經具備了很強自動化系統的整合能力,能夠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給客戶。同時,臺達在這兩年也開始打造軟件市場,MES系統就是公司極為看重的部分。據尹鏇博介紹,臺達在2016年收購了臺灣知名電腦整合制造領域領導廠商- 羽冠電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一步強化臺達在智能制造的核心系統整合能力。
據悉,臺達針對各企業內部不同品牌的新、舊自動化設備和系統,提供了設備聯網平臺DIALink,能夠收集機臺運作數據并上傳至管理平臺,是實現高效、可視化遠程管理的最佳路徑,亦為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敲門磚。
與此同時,臺達也順應中小企業的需求,通過控制器、MES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的分析,基于過往客戶的經驗提供了快速的生產解決方案。據了解,臺達工廠內的物流管理、物料管理以及治工具管理等,當中許多都是中小企業容易碰到的瓶頸,這些周邊的配套都是臺達近年來推行智能制造的心得。
尹鏇博對此總結道,臺達可以為企業提供四個方面的協助。第一,臺達擁有豐富的智慧整合經驗,可以提供客戶最佳實務經驗。第二,臺達有眾多的產業導入經驗,可以給客戶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第三,臺達擁有完整的產品線,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中小企業也可以做到打包銷售的模式。第四,臺達能夠提供完整的技術方法以及工具。
DSM計劃助力智能制造
近年來,由于人口紅利消失,土地成本增加、環境承載力的減小,制造行業面臨沉重壓力。同時,全球產業競爭格局也發生重大調整,發達經濟體紛紛聚焦發展人工智能、數字制造、機器人等先進制造領域,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對全球制造企業的創新模式、國際分工和投資貿易等方面帶來了深遠影響。
在此背景下,臺達集團積極相應“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開展臺達智能制造DSM計劃。于2016年在吳江生產研發基地傾力打造CDP智能產線。
CDP智能產線是以PQM3.0智能監控系統在線監控各智能化設備,實時采集質量數據并將分析回饋給系統,實現設備的及時調度和調整。CDP車間各生產線中,應用工業機器人100多臺,智能自動化裝備50多套,有效提高了產能,減少成本,同時提高工廠自動化水平。
臺達方面表示,在智能化的改造之初,公司優先對產線的制程和產品進行群組化和標準化分類,確立了焊錫、測試、鎖附、插件、點膠、噴膠、分板等幾大類別。在電子制造行業,焊錫一直是關鍵制程,所以在智能化改造過程中,首先聚焦焊錫制程,發展出IGBT自動焊錫設備,可實時監控焊錫溫度、送錫量以及焊錫時間等信息。
此外,IGBT是變頻驅動器的核心零件,所以IGBT的鎖附和散熱膏的涂布質量非常重要,因此發展了運用伺服電鎖的IGBT同步鎖附設備和散熱膏自動涂布設備。
后續根據質量要求,臺達發展機械手實現點膠、分板、噴膠的自動化,應用DMV機器視覺系統進行質量檢測,確保加工質量。
2016年起,CDP車間全面導入智能化設備及PQM智能監控系統,這也為臺達帶來了可觀經濟效益。據悉,CDP車間年產值相較改造前同比增長19%;人力成本支出同比大幅減少11%;產品良率從98.7%提升為99.1%。
與此同時,臺達始終秉持“環保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引入智能廠務解決方案,包含空調系統、再生能源系統等,CDP智能生產線能源消耗總量由改造前的504噸標煤降低至408噸標煤,同比下降19%。
值得一提的是,臺達憑借工業自動化的專業知識技術和整合軟硬件能力,在11月25日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制造2025高峰論壇上榮獲“中國制造十佳品質杰出貢獻獎”,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尹鏇博表示,制造產業是需要長久規劃的,在“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背景下,臺達會著重在優勢產業發力,如電子加工、3C產業以及金屬加工等,助力智能制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