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7-11-09 08:48 來源: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
當前,工業行業正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時間節點,智能化的升級浪潮已開始沖擊工業制造的各個領域。面對著日益嚴峻的市場競爭和產業挑戰,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工廠正在尋求通過工業數字化轉型進行流程的優化和重構,依托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眾多新技術,從數據和信息的互聯中挖掘出無窮的潛能。
軟件定義未來,擔綱工業數字化轉型載體
針對這一趨勢,11月6日,在以“智能互聯•數據價值”為主題的“2017MM現代制造新自動化論壇”上,來自施耐德電氣、ABB、貝加萊、羅克韋爾自動化、新松機器人等工業自動化、數字化領域的眾多廠商代表各抒己見,共同描繪出了高效、智能、安全的未來數字化工廠圖景及其實現路徑。
隨著“軟件定義未來”成為現實,在數字化工廠的構建過程中,軟件正發揮著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施耐德電氣認為,今后智能制造的實現將以工業軟件作為核心,并將其作為工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載體。在本屆會議上,施耐德電氣(中國)有限公司工業事業部軟件業務負責人崔靜怡就分享了依托工業軟件賦能數字化工業未來的愿景。
崔靜怡談到,當前國際上的工業和商業都面臨巨大壓力和挑戰,來自商品價格、資本支出和運營支出、行業合規性、勞動力變遷以及安全方面的挑戰,使企業日益面臨運營的不確定性風險。而結合了云技術、工業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增強現實等新技術的軟件解決方案,正在成為企業化解挑戰、走向數字化卓越運營的利器。
聚焦資產與運營,打通全生命周期價值
近年來,施耐德電氣基于對“軟件定義未來”趨勢和行業用戶需求變化的深刻洞察,已經持續多年發力其軟件業務能力,并將軟件作為未來最重要的戰略重心之一。當前,施耐德電氣工業軟件在其基于物聯網的EcoStruxureTM平臺與架構中占據了至關重要的位置,其應用領域更是涉及到了整個工業領域的方方面面。
崔靜怡指出,要解決企業的核心問題,關鍵是利用工業軟件平臺,助其在企業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做到價值最大化,這覆蓋了資產生命周期和運營生命周期這兩個維度。從資產生命周期的維度來看,用戶需要考慮如何做出最優的資產投資,如何優化資產的設計,運營,保證資產的可靠安全高效的運轉;而在運營生命周期的維度,則要考慮在市場環境下如何進行最優的生產計劃,如何能夠快速響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如何形成端到端的供應鏈管理,同時在生產操作方面,如何在法律法規的要求之下進行高效合規的生產。
以往談到軟件平臺的概念,很多人只會優先關注其連接性,即軟件和智能設備的互聯互通,以及對數據的儲存等功能。但無論在這些方面的功能多么強大,信息如果不能加以有效的管理、利用和分析,就很難帶來真正的價值。
所以,在考慮工業軟件平臺的設計和研發時,施耐德電氣關注的是如何把經驗和技術融入軟件,和業務形成無縫融合,并打破各個業務運行環境的分離和隔閡,最終通過信息的有效傳遞、管理和利用,為企業帶來價值。此外,還要考慮平臺技術底層技術的集成,滿足用戶的業務需求。
持續進化軟件創新力,加速賦能數字化未來
崔靜怡指出,在通過軟件形成價值的過程中,有三個關鍵的要素。首先是互操作性,即整個價值鏈的一個環節采用和部署的技術,能夠在其他環節無縫的加以使用;其次是在資產生命周期的維度上,采用統一的資產模型;最后,則是通過一整套統一的、強大的分析工具,對信息進行處理及可視化的展示和體驗。
通過整合了以上要素的工業軟件平臺,施耐德電氣可以覆蓋用戶項目中的實時信息控制和管理、工程設計、資產性能管理、計劃和調度、運營管理和優化等各個環節,從縱向和橫向兩個維度,實現資產生命周期和運營生命周期的價值最大化。在這一過程中,還整合了施耐德電氣一系列的先進技術,例如模式識別、機器學習、態勢感知、虛擬增強現實等,以實現用戶價值和體驗的持續改善。
崔靜怡談到,未來施耐德電氣在軟件領域還將進一步結合在人工智能方向上的研發,進一步擴展工業軟件的能力和智慧,從實時分析、歷史分析、預測性分析乃至具有判斷力的分析這四個層級進行增強;而在數字化生態協作的層面上,施耐德電氣還將聯合更廣泛的合作伙伴和開發者,打造創新、開放的“應用集市”模式。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施耐德電氣工業軟件平臺將為越來越多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貢獻力量,加速賦能數字化工業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