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7-09-22 09:26 來源:中達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9月21日,由十余位國家級智能制造專家組成的專家團隊來到臺達吳江工業基地,考察臺達精心打造的智能制造示范生產線。這是“匠心品質 創見未來——2017年中國制造2025高峰論壇企業考察團走進臺達吳江工業基地”的重要活動。活動中,眾多專家細心參觀了臺達投入打造的智能制造示范生產線,并從中國制造2025發展的角度與臺達高層領導共同探討智能制造的未來發展趨勢,在制造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策略上碰撞出了激烈的火花。
臺達集團-中達電通副董事長尹鏇博表示:“在‘中國制造2025’十年行動綱領的指導下,中國制造業正在逐步邁向智能制造。臺達身為電子制造及工業自動化領導廠商,積極發展跨應用領域的解決方案,為自身工廠打造人機協同及無人化的智能生產線。同時,臺達也以其長期耕耘自動化的豐富經驗,以及投入物聯網、云端技術的開發應用,逐步實現智能制造。從智能化設備到智能生產,再到智能化廠務運作、智能物流,逐步滿足未來少量多樣、彈性混線生產的需求。”
臺達集團華東區總經理鍾仁能表示:“秉承‘環保 節能 愛地球’的經營使命,臺達注重在綠色智能制造方案技術方面的積累,通過長期為客戶提供節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可以提供涵蓋設備節能、系統節能、管理節能三個層面的綠色智能制造方案,全方位助力制造業實現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
臺達智能制造示范生產線展現新趨勢
活動中,參觀團隊重點觀摩了臺達于2016年開始著力打造的智能制造示范生產線。該生產線從設備智能化的升級開始,到實現智能生產、能源管理和智能物流,通過采用MES系統、工業機器人、SCADA軟件等軟、硬件產品,實現了生產可視化、設備聯網、產品追蹤、效率分析等,讓整條生產線更符合智能化的要求。
經過智能化的改造,該示范生產線相較之前操作人員減少了三分之二,經過進一步優化可減少至原有人員的10%;生產品質提升超過了15%;用電密度下降了30%;上市/交貨周期提高超過了30%;投資回報率小于2年。
參觀中,眾多參觀嘉賓對智能生產線也是贊不絕口。工業和信息化部華信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所長徐靜對智能生產線做出了高度評價:“臺達智能制造示范生產線擁有實時自動轉換、自我調整、及時預警等具備智能化的功能,同時在減員增效、綠色生產上具有出色的表現,可靈活應對大規模混線生產以及少量多樣的柔性制造需求,對中國制造企業轉型升級具有極具價值的示范作用。”
臺達引領智能制造新紀元
中國智能制造應用市場在“供給側改革”、“一帶一路”、“智能制造2025”等利好作用,市場規模正以16%的年復合增長率快速成長。
面對奔騰而來的智能制造磅礴需求,臺達的行動之路引起了考察團的濃厚興趣。在活動的交流中,尹鏇博表示,臺達以最復雜的電子制造經驗為基礎,累積長期耕耘工業自動化的專業知識技術整合相關軟硬件,在內部工廠從智能機臺、智能產線層層展開,發展到智能生產、智能物流、智能工廠,逐步實現智能制造,引領智能制造新紀元。
當前,臺達打造的智能制造體系包括機器人工作站、生產過程控制系統、設備管理系統、廠務監控、能源管理系統、機臺聯網、信息傳輸等各種解決方案,可以為客戶打造數字化、可多任務的智能產線,取代傳統人工操作換線換料的生產模式,協助產業客戶邁向智能制造。
打造智能制造人才培養體系
智能制造涉及的專業面廣泛、技術難度高,需要大量信息化技術人才以及融合性的系統整合人才,而人才缺口恰恰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最大阻礙。本次活動中,與會嘉賓以此為議題紛紛對如何推動智能制造的人才培育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尹鏇博在活動中介紹,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排頭兵,臺達內部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專業人才培訓體系,從最基層的生產線一線員工到實驗室研發人員,臺達的員工都需要依崗位需求進行技能培訓。
當前,臺達已經建成了多樣化的實訓平臺,包括企業學院、技術培訓中心以及智能制造人才培訓中心。臺達企業學院可實現專業技能的傳承與訓練,講師全部來源于生產一線;臺達技術培訓中心的實體包含機械加工中心、臺達自動化培訓中心、PLC電工教室等多個實訓教室;臺達智能制造人才培訓中心是臺達在上海、杭州、南京、武漢、廣州等地相繼建立的智能制造人才培訓機構。
臺達也還積極推動校企合作,通過產教融合模式為未來培育人才,包括共建自動化實驗室,實施卓越工程師計劃,共同編寫、出版教材,參與高校課程體系設計,為學生畢業設計指導,師資培訓,舉辦高校自動化大賽等。2017年第四屆高校自動化大賽,提倡應用技術,共167隊參賽再創新高,參賽隊伍也更加國際化,包含來自大陸、臺灣、印度、泰國的74支隊伍入圍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