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7-08-15 08:53 《中華工控網》原創
2017年8月11日,以“智青春,創未來”為主題的2017第十一屆三菱電機杯大學生自動化大賽在天津大學圓滿收官,在這場創意與技術綜合的激烈較量中,來自天津大學的“夢之隊”憑借創新+智能+可產業化的互聯網+機器人智能制售系統,從73支參賽隊伍中突出重圍,獲得企業特等獎。三菱電機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張巍先生為獲得團隊頒發獎品。
獲獎項目是用戶通過佩戴AR設備進行飲品的選擇、預定、支付與送貨位置選擇下單,飲品制作完成后,利用機械手將飲品轉移到移載車上實現產品的智能配送。不僅如此,還能實現信息的交互,實現客戶喜好度等數據分析。評委們認為,該項目契合創新與智能主題,從功能性,實用性、商業性、未來可發展性全方面進行綜合考量,獲獎實至名歸。
▲獲企業特別獎項目——天津大學的夢之隊“互聯網+機器人智能制售系統”
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王澤忠教授在頒獎致辭中對今年參賽內容和水平進行了總結,在答辯技巧與項目演示給予學生建議。他表示,今年選手在創新性和實用性的結合有較好的表現,但在技術實現和穩定上還需努力。他希望同學們利用大賽平臺獲得的經驗,學以致用。
▲電氣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王澤忠教授
大獎已揭曉,獎品已頒發,隨小編來扒一扒今年大賽都有哪些看點。(不喜歡看文字的可直接打開下邊的視頻觀看直播回放)
”創新“貼近進市場,“智造”改變生活
“三菱電機杯”全國大學生電氣與自動化大賽從2007年正式開啟,如今已經是第十一屆。“應用大賽”與“創新設計”主題新隔年交替舉行。今年是“創新設計”大賽,選手可自行設計開發項目,事實上,這對學生們的創意和選題更具挑戰性。不僅要符合創新思維,更需要結合市場化和實用性等方向進行考慮。
今年的參賽項目,大多結合了當下互聯網+和智能化趨勢,以及來源于生活需求和環境的考察,進而進行項目的構想和實現(很接地氣哈~)。
從“智能洗衣系統”到“互聯網+機器人”智能咖啡制售系統,從智能低碳小屋控制系統設計到到網絡化智能泊車系統,基于PLC啤酒灌裝生產流水線的模擬與仿真到飲料瓶回收和自動分揀,從智能養雞養豬到沼氣太陽能風能,可謂農業、工業、家居、節能、衣食住行五花八門。
停車難是當下許多城市面臨的大難題,此次大賽便有幾個項目是關于智能停車系統。香港理工大學車得其所隊的“網絡化智能汽車系統”,整合三菱電機工業化的產品及互聯網 技術, 再輔以對新概念工業4.0的理解和認知而產生的智慧創想而設計。管理者還可以獲取和比對相關數據信息,從而對車輛流向和周邊道路使用進行分析,為城市管理提供重要參考。
▲香港理工大學車得其所隊的“網絡化智能汽車系統”
在沿海地區,臺風發生頻率較高,太陽能電池板的保護設施很難抵御強臺風的吹襲,以至損毀,極大限制了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沿海地帶的發展。廣東海洋大學 “海之夢”隊設計了一套沿海太陽能電池板的保護裝置及智能向光控制。
▲在臺風等災害發生時,智能向光控制處于停止狀態,保護裝置啟動,太陽能電池板葉片收合,再通過俯仰裝置將葉片低垂向下,最后通過主軸升降裝置將太陽能電池板降至保護箱中保護;在災害過后,啟動恢復,將本裝置恢復到正常狀態。
在比賽現場,我們還觀察到一些有意思的項目。例如,撫順職業技術學院“智造改變生活隊”的嬰兒智能搖椅。其學員表示,設計靈感來源于他們剛當上奶爸但照看寶寶經驗和時間不足的問題。此項目可以通過三菱電機自動化產品的控制使其具備5種搖擺模式可以完全模仿真人懷抱。而育兒室嬰兒群體哭鬧時還可以通過CC-Link群控搖椅,并進行音樂安撫。減輕育兒老師的工作負擔。帶隊老師表示,此項目可直接用于市場,目前亦正在著手申請專利。
▲撫順職業技術學院“智造改變生活隊”的嬰兒智能搖椅(一大票寶馬正在趕來~~)
果真是創新設計主題,思維天馬行空,總之一句話:“給我一套PLC、伺服、HMI……我就能還你一套實用的智能控制系統。”
雖然同學們玩得很嗨,但也有遇到難題,南京曉莊學院的同學表示,這套智能立體車庫系統最難的是通訊部分,通過網上查找資料和咨詢三菱電機客服后都一一解決,看著項目從創意框架到零件采購以及軟件開發和正常運行,滿滿的成就感。
▲南京曉莊學院展示他們的智能立體車庫系統APP
而評委們從答辯、現場操作和創新思維上,都給予高度評價,同時,也提出非常專業和寶貴的建議。同學們雖然覺得評委提出的問題很刁鉆,但不得不承認這些“痛點”問題能讓學生們對作品進行思考和總結。大賽組委會委員王華認為,評委的嚴苛事實上對學生有極大的幫助,可改進的建議,對學生們來說,無疑是在書本上無法學到的寶貴的技術指導。
▲認真學習,快樂玩耍
直播首入賽場,賽場內外齊互動
學生作品不斷創新的同時,大賽的播報也是與時俱進。今年,我們的“叨叨直播”——思南看大賽的攝像機走進了大賽現場,用直播的形式,將現場賽事、作品展示及介紹等精彩內容一一呈現。讓學生與場外觀眾連線,進行互動。這是所有大賽舉辦以來首次進行直播形式的播報,從某種意義來說也是一種創新。
話說,同學們都相當淡定。另外,直播跟回放的氛圍還是不太一樣,回放沒了彈幕互動,少了些許趣味。
直播大賽現場,是為了讓更多關注大賽、不了解大賽的朋友能有機會近距離觀看和體驗。讓咱們的工科學霸們露個小臉,讓他們“折騰”了半年之久的作品展現在大家眼前,同時也可以讓觀看直播的自動化前輩們了解現在學生的技術水平,當了一回評委,給學生作品提出相關建議。
產學研用,助力未來工程人才教育
“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歷憑能力”。來自山東交通技術學院是全場唯一的一隊中職院校隊伍,平均年齡僅17歲。他們“基于物聯網的現代農業產銷系統設計”項目,實現溫室大棚的智能控制。帶隊老師表示,在職業技術崗位,能力更為重要。
▲山東交通技術學院的“基于物聯網的現代農業產銷系統設計”
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他當今高技能人才缺口巨大的背景下,職業教育正是誕生“大國工匠”的搖籃,而大賽是培養面向未來新制造業人才的其中一個很好的實踐途徑。
作為多年跟隨大賽的評委,南京工程學院工業中心主任郁漢淇表示,在如今雙創與中國制造2025的趨勢下,國家教指委和自動化協會及各高校均大力支持舉辦這樣的大賽。他表示,大賽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實踐型人才,應該讓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并普及和融入到高校中。
▲南京工程學院工業中心主任郁漢淇
天津大學教務處處長白海力教授表示,作為一個工科的學子,是為未來做準備的。中國工業制造未來將培養5新工科人才——新理念,新結構,新模式,新質量,新體系。在此新理念下,中國工程教育未來將會發生巨大變革。
▲天津大學教務處處長白海力教授
三菱電機多年來致力于培養未來面向未來的工程人才。從2005年開始,加大了其在教育領域的投入,與中國多所高校建立聯合實驗室,培訓中心,組織社會實踐活動。并于2007年正式啟動“三菱電機杯”大賽,讓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不僅能實現項目設計過程,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更能在比賽中開闊眼界,與其他學校學生相互交流學習(畢竟能來的都是學霸啊~~)。
▲參觀三菱電機與天津大學聯合實驗室——基于過程控制與運動控制的真實啤酒生產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產學合作教席主持人 北京交通大學機電學院教授,對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智能低碳小屋控制系統設計”印象較深刻,他表示,在德國,太陽能風能常常是單獨出現于住所,兩者合一少之又少,學生們的想法非常值得肯定。他表示,這僅僅是一個起點,項目如果能實現產業化,將會成為走在前沿的實用項目,更具影響價值和意義。
而這對于三菱電機堅持十一屆舉辦此大賽來說,應該是最希望看到的。
直播回放:https://v.qq.com/iframe/preview.html?vid=o05364512ol&width=500&height=375&auto=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