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7-08-03 15:57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8月2日電 近日,2017綠色能效全球創新案例挑戰賽(Go Green in the City)中國區決賽在上海收官。來自華北電力大學的Repacking代表隊憑借環保型快遞包裝及其回收系統設計方案從近400個方案中突出重圍,奪得中國區總冠軍。
吸引創新者關注綠色與可持續發展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公司事務及可持續發展負責人王潔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施耐德電氣綠色能效全球創新案例挑戰賽于2011年在全球啟動。中國地區于2016年成為獨立賽區,冠軍團隊將直接參加全球總決賽。今年共有超過120所高校的學生參與競賽,其249件有效提案數量高居全球第二。”
施耐德電氣中國區副總裁、公司事務及可持續發展負責人王潔
近年來,施耐德電氣一直在推進綠色能源理念,希望借此能夠鼓勵大學生在綠色能效方面進行創新,并結合未來可商業化的機會做出思考。一旦進入半決賽,會有專家團隊來進行專業輔導,對案例立意、用戶需求、可行性和投資回報等方面進行重點關注,學生也將得到更快的成長機會。
據了解,在人才的培養上,施耐德提倡Education、Exposure 和Experience相結合的‘3E’人才策略,強調課內和課外的學習并重,強調動手實踐的重要性。希望通過舉辦綠色能效全球案例挑戰賽幫助大學生累積更多實戰經驗,也希望通過這一賽事能夠吸引更多的創新者關注綠色與可持續發展,以前沿技術應對全球能效挑戰。
職業教育更需要工匠人才
目前,我國正面臨著高技能人才短缺這一現狀,同時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師資和教學資源十分匱乏。為了提升國內職業技術的教育水平,幫助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貧困家庭子女獲得專業技能,施耐德電氣自2009年起與全國首家公益全免費職業學校“百年職校”展開合作,通過“碧播”計劃幫助學校搭建電工實訓室,為學校捐贈電氣元件及配電柜等產品及設備,將職業教育的水平推上了新臺階。
王潔解釋說,在人才培養這塊,施耐德電氣一向提倡腳踏實地,學以致用。我們希望能夠利用企業專長,幫助有需要的年輕人有機會成為工業自動化、高端制造和能源管理領域等行業的專業人才,更好體現其社會價值,為中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做出貢獻。同時,“中國制造2025”的推進,更需要工匠人才。未來的職業教育,也將要注重培養實踐能力,要有工匠精神,這對于學生來講,這會成為一筆真正的財富。
立足創新提速本土化進程
施耐德電作為一家跨國公司,如何讓創新適應中國國情?“施耐德電氣從上到下非常鼓勵創新,擁有非常好的創新氛圍。中國是全球三大研發中心之一,除了產品創新,還有業務模式的創新,并憑借行業領導能力積極搭建包括合作伙伴在內的生態平衡模式。公司內部也有專門的人才培養計劃,比如‘愛迪生’人才培養項目,即對高級人才,會給他們愛迪生的稱號,而且還會設立不同等級。”王潔說道。
此外,施耐德電氣集中了一批,俗話稱為“老中醫”的一個群體,他們在各行各業不同領域都有特長。王潔解釋說:“比如有些人在配電領域強,有的人在分布式能源或者其它方面強,把這些‘老中醫’們集中到一起,不斷地碰撞出更多火花,為施耐德電氣提供創新想法。施耐德電氣在鼓勵創新和提供創新氛圍方面,付出很大努力,同時這也需要參與者擁有試錯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