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7-04-17 11:52
“國內一些大企業能給人才提供更大的平臺和參與更多世界級項目的機會,(這些機會)在跨國公司相對少了很多。”4月15日,通用電氣全球副總裁劉鳳鳴在深圳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全球才智論壇上如說。
上述發言的背景是,部分規模較大的外企正在面臨人才流失。比如去年年底,被稱為"硅谷最有權勢的華人"微軟前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辭職加盟百度,震動了整個互聯網圈。這是否意味著美國硅谷的魅力正在下降,中國的吸引力正在上升?
有業內人士認為,像BAT這樣的大型中國互聯網企業無論從薪資待遇還是職業發展前景上都不輸硅谷。
劉鳳鳴在上述論壇上說:“不是硅谷不在了,而是中國魅力增強了。陸奇離開微軟加入百度,我覺得這是中國企業不斷成熟,中國企業在國際社會經濟科技發展中影響力不斷加強的一個自然的結果。”
他補充道:“過去十年中,像陸奇這樣的人在微軟離開了的至少有幾十位,不少都成為了中國企業的科技帶頭人,像小米的林斌、百度張亞勤等。這些人離開微軟到中國的私企,我覺得想法是一致的,所有的人才其實最關注是如何發現和找到能夠施展自己才華、實現自己個人價值最好的平臺。”
隨著中國企業的不斷成熟和發展,部分中國企業已經在全球舞臺上變成了一個立足于中國的跨國企業。所以當人才在加入中國企業的時候,他們已不再是加入一個中國的小公司,而是一個全球性的公司,機會也是無窮的。
劉鳳鳴以自己從事的行業為例:“我從事法律工作已經有40年了,應該是中國第一批受過法律教育和第一批在國外做律師的。但是在今天的中國,比如說百度的總法律顧問,以及阿里巴巴的、復星的、海爾的,他們所參與的項目,其實已經大大超出我日常所參與的項目的程度。”
他補充道:“當你有這樣的機會,是進入到一個傳統的老牌企業,施展自己的才華,還是加入更大平臺,允許你參與世界級的項目?從一定程度上我挺羨慕我的這些后輩,后起之秀。雖然他們從事法律行業比我要晚很多,應該說經驗比我弱一些,但是他們的機會是在跨國公司已經不復存在的。這也就是為什么像陸奇這樣的人,能夠離開微軟加入百度重要的原因。”
深圳市政協委員、三諾集團董事長劉志雄也認為,中國正為這些國際化人才提供前所未有的機遇。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人才要自由自在地發揮才華,就要找到合適的平臺,就如同魚兒要找到水一樣。中國擁有最大的產業生態,包括產業鏈條以及在物聯網推動下發展起來的新型產業經濟等,這是中國產業具備的一個明顯的優勢。”
他補充道,另一個優勢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潛在市場,商機無限,對人才的吸引力也是無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