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1-06-21 10:01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保護議題日益受到政府、企業以及廣大民眾的關注,發展循環經濟成為傳統經濟向可持續發展經濟轉變的重要途徑和實踐方法。“十二五”發展循環經濟突出四大特點。
作為第十四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六屆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論壇日前在北京舉行。此次論壇著重探討了循環經濟發展的新理論、新思路、新政策、新方向,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國家循環經濟“十二五”發展規劃即將出臺之際,此次論壇的舉辦對促進我國循環經濟規模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十二五”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優先的原則,以提高資源產出效率為目標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循環經濟的發展,并從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健全資源循環利用回收體系、推廣綠色消費模式和強化政策和技術支撐4個方面指出了未來循環經濟的發展方向。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環境保護議題日益受到政府、企業以及廣大民眾的關注,發展循環經濟成為傳統經濟向可持續發展經濟轉變的重要途徑和實踐方法。”新華社副總編輯夏林表示,過去5年,我國通過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取得了可喜的成績,5年累計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19.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4.29%;今后5年更要再接再厲,將環保工作成就推向新的高峰。
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低碳城市試點。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由此可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仍然是‘十二五’期間重要的工作內容,將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夏林說。
“十二五”循環經濟發展突出四大特點
“我國政府高度重視發展循環經濟,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使循環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全國人大環資委原主任毛如柏表示,在巨大的資源能源需求和嚴峻的環境壓力面前,我國經濟要進一步發展,只能從進一步發展循環經濟中尋找出路。
毛如柏表示,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在發展循環經濟方面有4個突出特點。一是首次明確提出資源產出率目標。資源產出率是國內生產總值與主要資源消費量的比值,是反映循環經濟發展成效的重要綜合性指標。提高資源產出率,以更少的資源創造更大的經濟產出體現了綠色發展的導向。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根據以往資源產出率的變化情況,綜合考慮未來5年的發展,提出了資源產出率要提高15%的目標。
二是強調推行循環生產方式。生產環節是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環節,也是節約潛力最大和廢棄物循環利用的關鍵節點。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從推行清潔生產、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建設改造產業園區等方面入手,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廢水循環利用、污染物集中處理,統籌園區產業基地和產業帶的空間布局,構筑上下連接、相互循環的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循環利用體系,實現產業循環。
三是提出生產消費等領域循環經濟全面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從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提出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循環經濟發展,把生活消費領域的循環經濟發展放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鼓勵消費者購買使用再生產品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過度包裝、推行綠色采購等工作,形成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四是明確循環經濟發展由試點轉向示范層級。“十一五”期間國家組織開展的兩批循環經濟試點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十二五”時期循環經濟要從試點走向示范和全面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深入推進國家循環經濟示范,組織實施循環經濟十百千示范行動,實施循環經濟十大工程,創建100個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和鄉鎮,培育1000家循環經濟示范企業,推動循環經濟形成較大的規模。
為循環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毛如柏表示,為了進一步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從6個方面著力開展工作。
一是強化規劃指導。建議有關部門按照法律要求和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加快組織編制全國循環經濟發展總體規劃、戰略型新興產業規劃和節能環保產業規劃。通過這些規劃進一步明確“十二五”時期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促進循環經濟健康有序地快速發展。
二是強化試點示范。建議有關部門繼續加強對循環經濟試點的協調指導和支持力度,推動重點領域循環經濟的發展,著力培育典型示范企業。
三是強化產業集聚。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循環經濟的產業化必須依托一定的產業基礎和資源支撐,建設產業基地有助于形成專業化回收、清洗、再利用、資源化建設的產業鏈條,建議有關部門按照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精神,探索開展循環經濟產業基地集聚區建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和產業示范園區建設,形成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的新優勢。
四是強化技術培訓。建議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加強循環經濟關鍵技術的攻關,鼓勵科研院所和企業開展聯合攻關,支持生產企業、研究設計單位開展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綠色設計,加大關鍵和實用技術的推廣力度。
五是強化體系建設。建議有關部門完善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機制,同時加強市場監管,切實防止假冒偽劣產品,加強廢舊機電產品出口檢驗。
六是完善法制建設。目前《循環經濟促進法》配套法規還不健全,建議有關部門在加大執法力度的同時,加快完善《循環經濟促進法》的配套法規建設。
循環經濟促進法起草工作小組組長、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全國人大環資委法案室原主任孫佑海表示,《循環經濟促進法》實施已經兩年多,研究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十分重要。他指出,《循環經濟促進法》在實施中存在3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配套法規制定情況不夠理想,二是政策和技術支撐體系仍顯得薄弱,三是激勵措施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對此,孫佑海建議:一是抓緊制定出臺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推進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的循環經濟發展。二是抓緊制定配套法規。加快制定強制回收產品和包裝物的名錄及管理辦法;建立鼓勵、限制和淘汰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的名錄;建立限制生產和銷售的一次性消費品的名錄、禁止在電子電器等產品中使用的有害有毒物質的名錄以及汽車零部件再制造的管理辦法等,抓緊完善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扎實推進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建立再生產品的標識制度,建立完善循環經濟的統計評價體系。三是進一步完善循環經濟的激勵機制,建議有關部門抓緊建立循環經濟發展專項資金,研究制定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化的稅收優惠政策,創新金融支持政策,推動形成健康的綠色生產和消費模式,推行政府綠色采購,逐步提高節能節水產品和再生品在整個產品中的比重,加快示范基地的建設,提供經濟政策管理相結合的有效模式,加快適用實用技術的推廣,促進循環經濟產業規模化發展,加快基礎科學的研究,提高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對在循環經濟發展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重獎。四是盡快開展《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執法檢查,實施《循環經濟促進法》的后評估工作。
孫佑海強調,如何有效總結兩年來循環經濟發展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推動這部法律的實施,已成為當前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