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0-03-18 17:30 來源: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繼續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要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普遍認為,這場正在逐步深入的經濟領域的變革,是決定中國現代化命運的又一次重要抉擇。過去的一年,我國在淘汰落后產能和發展新興產業中取得了一些成績,探索了許多新模式,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處理好產業結構調整中“破”與“立”的關系,讓產業結構調整為經濟發展增添強大的后勁。
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我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十分艱難卻十分堅決。由于歷史原因,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重國際市場、輕國內需求。國際金融危機使我們更強烈地意識到,這樣的發展方式不夠注重結構的優化、效益的增加、過程的可持續和成果的共享。
產業結構調整,要大力推動經濟進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要對重點產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引導企業開發新產品和節能降耗。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全面提升產品質量。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全國人大代表、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今年1月,深圳第8.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開工建設,這是我國在提升平板顯示產業競爭力和實施產業轉型升級方面邁出的關鍵一步,使得中國彩電企業開始將產業鏈條向上延伸至核心部件領域。
除液晶面板生產線的布局外,2009年,我國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方面實施了一批重點項目和示范工程,完善了裝備關鍵料件進口稅收優惠、扶持服務外包等政策措施。多條液晶面板生產線開工建設,軟件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同時,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第一批62家名單已向社會公示。
“去年,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但是,加快工業發展方式轉變的緊迫形勢,對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等產業結構調整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國人大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表示,今年,工信部將把控制總量、兼并重組、淘汰落后、節能減排、產業升級等作為工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
“今年,我國產業結構調整任務依然艱巨。”全國政協委員、云南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楊先明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這個目標不算高,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預留了空間。
楊先明委員認為,要適應需求結構變化趨勢,加快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促進三次產業在更高水平上協調發展。
首先,要通過產業政策強化基礎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基礎產業與基礎設施的發展,為產業的自主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統籌全國產業的協調發展。其次,要推進產業之間的融合與互動,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與相互發展。此外,要協調區域產業發展,實現產業升級與就業保障的協調。對東部地區而言,加工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就意味著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但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廉價勞動力仍然是我國的比較優勢,勞動密集型產業依然是我國參與國際分工、吸納勞動力就業的重要領域。協調區域產業發展不但需要促進東部地區的加工制造業超越生產、加工與組裝的模式,向產業鏈高端攀升,實現向先進制造業的轉型,而且需要充分發揮中西部地區的資源稟賦優勢,有序推動東部地區加工制造業中的生產、加工與組裝等勞動密集型環節向中西部地區的轉移,同時引導勞動就業者的同步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