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7-02-14 17:01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GE全球副總裁、GE中國首席技術官及GE中國研發中心公司總裁陳向力日前離職 圖片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受企業轉型影響,通用電氣(GE)中國的研發一把手、科研開創者之一——陳向力日前低調辭職。而隸屬于GE中國研發中心的中央研究院上海分支如今就在裁員或轉崗。
2月13日下午,第一財經記者向GE中國研發中心公關部總監楊琳珠求證并確認,GE全球副總裁、GE中國首席技術官及GE中國研發中心公司總裁陳向力已在近日辭職。
“陳向力本人對GE來說十分重要,但他的辭職較突然,而我們公司也沒有確定接任者的名單。通常而言,GE會將卸任者、接班人一起公布,因此陳向力的離職信息沒有對外公布。” 楊琳珠表示,陳向力是自己提交辭職報告的,并不像外界所傳的那樣“被裁員”。
GE中國研發中心籌建者
已效力GE中國16年的陳向力,畢業于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在GE全球研發中心工作了6年后,2000年他向GE總部申請,最終獲得了籌建GE中國研發中心的批準,其也由此回國工作。在其領導下,GE中國的科研領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人員迅速增加,與各大學院、機構展開了多個研發及合作項目。公開數據顯示,GE中國研發中心是GE公司的九大全球基礎研發中心之一,在中國有近3000名研發人員,于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和無錫等地設立了150多個擁有世界一流設備的實驗室,為GE中國及全球業務提供技術支持。
作為GE中國的研發第一掌門,他個人選擇離開GE的舉動意味深長,有接近GE公司的外資企業管理層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GE中國部分業務可能已不適應GE全球的相關戰略,而陳向力很可能與相關人員產生了摩擦,因此提交了辭呈。
此外,有消息稱,約70%的GE中國研發人員會在近期離職,但楊琳珠否認了這一猜測,“70%的數據是不準確的,但目前我們也無法給出確切的數字。”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這次研發部門變化最集中的地帶是隸屬于GE中國研發中心的中央研究院上海分支,該部門人員主要進行多領域的基礎性研究。中央研究院的部分員工除了辭職外,有的人將轉崗,部分人員還會回美任職,其中不少人是科學家。
GE全球總計擁有5萬研發人員,而中央研究院全球各地的總人數約3000人,占比為6%。楊琳珠表示,中央研究院上海分支的人員變動是GE中央研究院全球戰略變化的一部分,因此不是GE中國一家的事情。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中央研究院的人員之所以變動更大,可能與兩件事有關:首先,GE全球首席技術官進行了更替。2015年年底,服務GE有著37年之久的首席技術官Mark Little退休,繼任者Vic Abate展開了一場針對研發部門的改革,裁員和削減中央研究院人員就成為了改革的核心工作之一。
此外,GE也正在由一家擅長傳統工業制造的公司逐步變身,希望成功轉型為一家多元化的數字工業集團,也促使了研發部門的大規模調整。
轉型陣痛
伴隨著GE全球化戰略的變化,GE中國研發中心也在轉型。“這一部門確實會做相關的人員調整。” 楊琳珠說,“此前這一部門會有包括水處理、新材料、化學材料等研究方向,但現在部分人員會做出刪減調整,轉而集中于人工智能、機器人等。”
從GE全球的戰略化轉型來看,相關新業務也在逐一展開。去年11月16日,GE收購了兩家高科技初創公司Bit Stew Systems和Wise.io,以打造人工智能實力,意圖借此與IBM旗下人工智能產品Watson展開競爭。最近幾年,GE還接連發布了包括醫療機器人、迷你移動C型臂等產品,按照此前的規劃,GE預計,到2020年將有超過500億臺機器連入工業互聯網。公司還表示,預計到2020年將使用3D打印機生產500多個生產部件,多于2017年預期的15個部件,并將制造成本降低至少30億美元。
去年5月陳向力以GE全球副總裁、GE中國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GE中國研發中心總裁身份參加“第一財經技術與創新大會”時曾表達對于跨國企業中國研發地位尷尬的感慨,如今再度回望所述,似有所指。
“很多中國優秀的跨國企業研發中心實際上還沒能在中國大的創新生態環境中發揮最大作用。具體來說,像GE、西門子、霍尼韋爾等,各自的研發體系都非常成熟,有100年甚至更久的成熟工業研發經驗,這些經驗恰恰是國內非常缺乏的。”陳向力說。
“作為業內知名的‘黃埔軍校’,GE在中國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管理和技術人才,這些人才不少流向了競爭對手,比如一些本土的醫療器械公司,這或許也是GE忍痛裁員的另一原因。”有業內人士表示。
普華永道思略特管理咨詢公司合伙人孫超亦對第一財經表示,跨國公司之所以很少將研發的核心留在中國,人才以及技術保護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在國內工程師跳槽是很正常的現象,但是在美國很多工程師都會在一家企業里工作很多年,從技術保護以及數據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它們往往不會將核心技術放在中國的研發部門。”孫超表示,另一方面,在中國雇用技術人員的成本優勢也并不明顯,“中國要雇用一個初級的工程師很容易,但是中高層管理人員稀缺,往往需要通過長期培訓才能在合適崗位找到勝任者。”
2月13日下午,GE中國總裁段小纓在公司官方微信上沒有就具體裁員數字作回應。她說道,縮減非核心研發領域、重組等難免牽涉到部分員工的離開或轉崗。離開是傷感的,但轉型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