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6-09-29 09:00 來源:新浪財經
“工業4.0”、“中國制造2025”,這兩個熱詞的背后意味著什么?中國制造業距“工業4.0”還有多遠?通往“中國制造2025”的路徑何在?企業下一步該如何發展?一系列問題等待著制造業同仁共同去探討。
9月27-29日,第十三屆中國制造業國際論壇在天津梅江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論壇以“構建制造業新生態——創新 智能 價值”為主題展開,并設有主會場和多個分會場,與會嘉賓將針對主議題和一系列細分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并分享標桿企業的成功案例,國內外1500多位制造業領軍企業領袖、標桿企業代表、政府政要、專家學者等受邀齊聚津門,帶來了一場盛大的智慧盛宴。
前沿
本屆論壇由制造業國際聯盟、天津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辦,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特別支持,天津愛波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天津市科技服務業協會承辦,旨在為制造業同仁打造一個匯聚中外產業智慧與前沿技術的平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西為中用同樣適用于當下的制造業。將國際先進智能技術引入國內是本屆論壇的一大特色,屆時,論壇將展示如何把國外先進技術轉化為實際成果,用國際化視角引領中國企業提高產業競爭力,讓中國企業借鑒學習,進而應用并轉化為實際價值。
實戰
隨著“工業4.0”及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提出,制造業已經進入了新的生態環境,雖然企業都在關注“智能制造”、互聯網+、工業大數據和信息化,但將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升級蛻變,其中的方法和實現路徑依然在艱苦探索中。
論壇上,頂級實戰專家從精益數字化轉型、精益和智能制造人才培養、質量平臺搭建到C2B工業個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的多個方面,給予案例剖析,并提出可行方案。讓智能制造不只停留在概念上,而是結合中國企業自有特點,給出適用于中國企業的實施路徑。
共享
本屆論壇將在政府、產業、高校和資本之間搭起一座橋梁,同時形成一個中央樞紐,“產、學、研、政、融”五位一體,共同建立一個制造人的“同盟會”。
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美國工業互聯網聯盟、美國服務研究與創新協會、美國智能維護中心(IMS)、天津市科學技術協會、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眾多產業機構和智囊組織就當前制造業形勢與未來出路給出研判與指引,產業從業者現場也能分享見解,與專家面對面交流,共同打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分享會、智慧火花相互碰撞的切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