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4-11-21 09:01 來源:中國電子報
公開征求意見四個月后,11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和《光伏制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提出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
據悉,新版《規范條件》主要有六方面修訂,一是繼續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避免低水平重復擴張。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由原20%提升至30%。二是提高部分技術指標要求。三是加強質量管理和知識產權保護。四是引導提升綠色發展水平。五是鼓勵參與標準制修訂工作。六是加強規范名單的動態管理。
《規范條件》強調,引導光伏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光伏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新建和改擴建光伏制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30%。
《規范條件》提高了相關產品技術指標。具體來看,現有光伏制造企業及項目產品應滿足,多晶硅電池、P型單晶硅電池和N型單晶硅電池(雙面電池按正面效率計算)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21.4%、23.2%和25%;多晶硅組件、P型單晶硅組件和N型單晶硅組件(雙面組件按正面效率計算)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19.4%、21.2%和22.3%。新建和改擴建企業及項目產品應滿足,多晶硅電池、P型單晶硅電池和N型單晶硅電池(雙面電池按正面效率計算)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21.7%、23.7%和26%;多晶硅組件、P型單晶硅組件和N型單晶硅組件(雙面組件按正面效率計算)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于19.7%、21.8%和23.1%。
P型晶硅組件衰減率首年不高于2%,后續每年不高于0.55%,25年內不高于15%,N型晶硅組件衰減率首年不高于1%,后續每年不高于0.4%,25年內不高于11%;薄膜組件衰減率首年不高于4%,后續每年不高于0.4%,25年內不高于14%。
《規范條件》對知識產權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提出光伏制造企業應具有應用于主營業務并實現產業化的核心專利,研發生產的產品應符合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規定,且近三年未出現被專利執法機構裁定的侵權行為;每年用于研發及工藝改進的費用不低于總銷售額的3%且不少于1000萬元人民幣,鼓勵企業取得省級以上獨立研發機構、技術中心或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申報符合規范名單時上一年實際產量不低于上一年實際產能的50%。
《規范條件》(征求意見稿)發布于今年7月9日。記者注意到,相較于征求意見稿,此次發布的正式版本具有多項變化,主要涉及新一代太陽能薄膜電池鈣鈦礦電池和綠色生產等方面。具體來看,在工藝技術其他薄膜組件中,《規范條件》中增加了對于鈣鈦礦組件平均光電轉化效率的要求,現有不低于14%,新建不低于15.5%。這也是鈣鈦礦組件平均光電轉化效率首次被納入《規范條件》中。
與此同時,在光伏制造項目生產水耗方面,正式版本《規范條件》亦有所調整,在明確新建和改擴建項目水耗的同時,增加了再生水使用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