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5-11-10 09:00
第四屆中國機器人高峰論壇于11月4日在上海虹橋賓館隆重舉行,論壇由中國工業博覽會(以下簡稱“工博會”)組委會主辦、上海東浩蘭生國際服務貿易(集團)有限公司承辦、上海市機器人行業協會和上海機器人產業園協辦。本屆論壇以“機器人行業助力中國制造2025”為主題,并舉辦了首屆CEO圓桌會議。各級領導、業內專家、國際機構以及機器人制造著名企業和終端用戶企業代表等嘉賓齊聚一堂,再次為業界呈現國內機器人領域的一次高水平、高層次的頂級峰會。
中國工博會組委會常務副秘書長、組委會辦公室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逸波,上海東浩蘭生國際服務貿易(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上海市機器人行業協會會長戴柳為論壇致辭。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原國家機械工業部總工程師朱森第,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主任吳磊,以及ABB、發那科(FANUC)、庫卡、柯馬、安川、新松、新時達、哈工大、博眾精共等中外企業代表作為演講嘉賓發言。論壇由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辦公室副主任、論壇部副部長、上海東浩蘭生國際服務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唐貴發主持。
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辦公室副主任唐貴發主持論壇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逸波在致辭中提到,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售量達到45000臺,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目前,隨著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產業升級訴求日趨強烈,未來幾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仍將保持20%-25%的年均增長率。據了解,中國機器人生產70%來自上海。
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逸波致辭
戴柳會長在致辭中提到,國際企業在中國的市場發展勢頭迅猛,中國品牌也紛紛崛起,但國內品牌與國際品牌之間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未來,中國工業機器人生產和研發將從“高大上”的汽車、裝備等應用行業延伸到傳統制造業;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共識度和普及率較高,但服務機器人的市場有待開拓,尤其傳統服務行業機器人市場巨大;工業機器人向智能化發展安全可控性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并有待于我們不斷技術創新和完善。
就“機器人行業助力中國制造2025”的主題,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分別發表了演講進行解讀。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朱森第在發言中指出,中國已成為全球制造業大國并處于積極向制造強國轉變之中。“中國制造2025”以兩化深度融合為主線,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深入推進智能制造的并行戰略——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范,以工業機器人為突破點,大力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而非智能裝備產業。
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朱森第在論壇上發表演講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主任吳磊就上海如何加快發展智能制造助推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談到,上海應發揮在國內智能制造領域“價值鏈處于相對高端、產業鏈較為完整、創新鏈協同較強、資源鏈相對聚集”的綜合優勢,從示范應用切入,以服務平臺、標準體系和眾創空間為支撐,對智能裝備、智能系統和關鍵零部件求突破,全面推動智能制造產業鏈升級。
ABB集團高級副總裁、機器人業務全球總裁Per Vegard Nerseth,FANUC株式會社專務取締役、兼機器人事業本部長、兼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稻葉清典,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首席銷售官 執行副總裁 Martin Kuhnhen,柯馬全球機器人事業部首席運營官馬蒂亞斯·維柯蘭德先生等數位重量級嘉賓的精彩演講,受到300余位聽眾熱烈的反響。
左一:上海電氣集團副總裁黃甌
左二: 沈陽新松總裁曲道奎
右二:上海機器人行業協會會長
右一:廣州數控董事長何敏佳
今年首次舉行的CEO圓桌會議也在同日舉行,沈陽新松總裁曲道奎、廣州數控董事長何敏佳、上海電氣集團副總裁黃甌、ABB上海公司總經理李剛、上海發那科公司錢暉、庫卡上海公司孔兵總裁等近30余位機器人企業負責人參加圓桌會議,圍繞“機器換人”所延伸的系列話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會后將形成報告供政府產業政策部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