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5-08-17 16:56 來源:鳳凰科技
GE(通用電氣)工業互聯網大中華區總經理楊濤
鳳凰科技訊 8月16日消息,“創新是新型工業化的唯一道路。”在今天的2015鳳凰Link+大會上,GE(通用電氣)工業互聯網大中華區總經理楊濤就工業互聯網化面臨挑戰、如何進行工業聯網化進行了論述。在談論到新工業時代企業未來出路時,楊濤特別強調創新的重要性。楊濤表示,工業互聯網具有巨大潛力,2030年工業互聯網在中國將達到15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工業互聯網的三個階段:
-90年初是信息科技和工業的初步結合,這時候后臺生產和業務管理自動化的相結合,為用戶提供一些報告的自動化,我們可以從生產系統、管理系統中獲得。
-2000年初的時候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隨著社交網絡、移動平臺的應用,使得人和人的連接變得更緊密,基于消費者行為的數據分析對個人、個性化、對企業的服務、對消費者服務有一個更好的交互平臺和方式。云計算這時候成為了一個數據共享信息交互的更周期的手段。
-到今天工業領域進行了一場深入的革命,隨著互聯網技術進入工業領域,工業領域發生了一次天翻地覆的革命。這場深遠而重大的革命意義在于,它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設計和生產的方式,改變設計產品的功能,改變全球復雜并且很特殊的一個供應鏈的配型方式。所以這場變革中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釋放。
如何工業化:創新是唯一途徑
什么叫工業互聯網?簡而言之就是機器加智慧的聯姻,工業革命300年帶給人們的貢獻毋庸置疑,但是今天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由于資源和自然的限制,生產力有很大的瓶頸,再工業化呼聲越來越高,怎么工業化,唯有創新是唯一的道路。
工業互聯網從兩個方面著手,一個是資產的性能優化第二個就是運行效率。工業互聯網也能夠幫助從產品設計直到最后服務交付整個供應鏈的全程優化。
工業互聯網想象力:2030年工業互聯網產生15萬億經濟價值
工業互聯網在誕生開始就已經為展現出了一個超出想象的價值,以設備維修為例,全球超過57000座超過30萬兆瓦的電廠,每年投入超過53000個工作小時,相當于30億美元維修成本,維修這些精細化機器,如果能把飛機、機器設備和火車機車頭等大型設備維修時間考慮在內的話,那么全年的維修成本達到200億美元,3億個工作小時,這是很可觀的一個數字。想像一下,如果能達到1%的成本節省,那給我們帶來的價值將是多么大!
根據統計報告,2030年工業互聯網在中國將達到15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以下為楊濤演講全文:
大家早上好!很感謝鳳凰科技邀請我們參加這次的峰會,利用早上這段時間跟跟大家分享一下,在重塑想象未來這樣的一個命題之下,當互聯網科技和工業結合的時候我們面臨的是怎樣的一個世界?
想跟大家分享一下GE在工業互聯網時代我們倡導的戰略是什么,GE是如何把這個戰略實施落地的?我們一起跟大家交流分享,一起來看看互聯網給我們如何創造一個工業的時代。
先回顧一下在信息與人類的結合走過了哪些階段?90年初是信息科技和工業的初步結合,這時候后臺生產和業務管理自動化的結合,系統流程的連接,為用戶提供一些報告的自動化,我們可以從生產系統、管理系統中獲得。這是第一段信息技術和自動化技術的結合。2000年初的時候互聯網技術蓬勃發展,隨著社交網絡、移動平臺的應用,使得人和人的連接變得更緊密,基于消費者行為的數據分析幫助我們能夠對個人、個性化、對企業的服務、對消費者服務有一個更好的交互平臺和方式。云計算這時候成為了一個數據共享信息交互的更周期的手段。
到今天工業領域進行了一場深入的革命,隨著互聯網技術進入工業領域,工業領域發生了一次天翻地覆的革命。這場深遠而重大的革命意義在于,它能夠從根本上改變設計和生產的方式,改變我們所設計的產品的功能,改變全球復雜并且很特殊的一個供應鏈的配型方式。所以這場變革中我們的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釋放。
什么叫工業互聯網?簡而言之就是機器加智慧的聯姻,工業革命300年帶給人們的貢獻毋庸置疑,但是今天發生了巨大的變革,由于資源和自然的限制,生產力有很大的瓶頸,再工業化呼聲越來越高,怎么工業化,唯有創新實唯一的道路。我們知道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是我們能夠進行新型工業化唯一的道路。
所以GE總裁談到,互聯網已經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改變了我們利用信息溝通的各種方式,但是它還將繼續改變。如今互聯網還能做更多的事情,通過智能機器之間的互聯互通和大數據分析,能夠結合軟件、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可以通過這個突破物理世界和材料科學的限制能夠改變整個世界的連接方式,這就是我們對工業互聯網的暢想。
GE每天都在專注傾聽客戶的聲音,圍繞著以客戶為核心進行創新。今天的行業中我們所服務的客戶每天都在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比如說醫療客戶、醫院管理者希望他們提升機器設備和X光機和自動化設備的開機率,并且把臨床大數據應用于精準診療和個性化治療和遠程治療。航空公司需要提升飛機效率,降低燃油和縮短飛機的維護周期。煤氣管道公司希望高效管理數萬公里的媒體管道,降低隱患,進行安全生產。所有這些要求都是背后推進工業互聯網和融合融合的根本訴求。
GE2012年提出并倡導了工業互聯網,我們依靠機器和屬于之間的互聯互通和機器軟件,打造人與機器和智慧,數字世界物理世界的完美結合,通過海量分析找到業務改進的方向。從而提高企業生產力和生產效率,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工業互聯網從兩個方面著手,一個是資產的性能優化第二個就是運行效率。工業互聯網也能夠幫助從產品設計直到最后服務交付整個供應鏈的全程優化。工業互聯網在誕生開始就已經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個超出想象的價值,以設備維修為例,全球超過57000座超過30萬兆瓦的電廠,每年投入超過53000個工作小時,相當于30億美元維修成本,維修這些精細化機器,如果能把飛機、機器設備和火車機車頭等大型設備維修時間考慮在內的話,那么我們全年的維修成本達到200億美元,3億個工作小時,這是很可觀的一個數字。想像一下,如果能達到1%的成本節省,那給我們帶來的價格將是多么大!根據統計報告,2030年工業互聯網在中國將達到15萬億美元的經濟價值。
所以工業互聯網時代是一個軟件定義機器的時代,是一個數據經濟的時代,數據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將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看一下有哪幾大類的數據,通常來講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分為三大類:
第一是戰略類型的數據。這些數據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時候,需要以時間序列為基礎的各項數據進行風險評估,預測、計劃和決策支持、盈利規劃、分析診斷等等。這些結構化數據可以從我們現行的數據倉庫系統、商業決策支持系統、ERP系統當中獲得。
第二大類是運營數據。這些數據是可以從生產系統、NES系統、生產過程系統、生產流程中去發現問題,進行隨機分析,管理各項運營指標,進行風險分析和粉線管理。
第三大類是基于事件驅動的實時數據,都是非結構化的,比如傳感器、工業互聯網和基于人的行為所產生的各種數據和視頻等等。非結構化是它的特點。
工業互聯網時代真正需要管理的數據林林種種是真正的大數據,有別于傳統的管理信息技術,我們需要用到的是大量的基于大數據的分析,海量數據進行高性能的處理,機器學習,復雜分析,預測分析,是在工業互聯網網時代進行數據分析的必要的手段。
2015年,今年8月5號GE向全球正式發布了第一款專門為工業數據和分析而開發的云服務平臺PREDIX是工業互聯網落地的重要手段。它是完全工業互聯網的平臺,它結合了工業公司百年的知識積累和行業經驗,在里面有高達60多種面向各種行業的應用模型和支持模型。
PREDIX平臺有幾個特點,第一,能夠進行資產連接,實現傳感器、網關和軟件定義機器的快速配置。第二,針對機器數據可擴展性,PREDIX是基于云的,可以支撐實時存儲、分析和數據管理。
第三個是安全和合規,工業互聯網安全是第一要素,遠高于消費互聯網,很多安全不僅僅是ITC領域的安全,而且是基于OT技術的安全。這是保障為工業互聯網保駕護航最重要的技術手段。所以安全和合規里面我們看的非常重,PREDIX它里面嵌入了行業最領先、最先進的安全協議,從通訊技術層,到數據管理層、到數據分析層、設備職能管理層、人的使用和數據發布層等等。這些數據安全協議能夠針對電信供應商、開發者、企業運營商甚至消費者各個層面進行安全管理。
接下來是互操作性、開發者的便捷性都是PREDIX平臺的能力,是一個敏捷開發工具,幫助開發著根據行業特性進行應用開發。
今天為止工業互聯網在中國、在全球已經給各個行業創造了一些價值。我來給大家舉一些例子,下面分享幾個例子。
我們先總結一下,在航空領域,現在GE在中國和東航、南航、廈航都開展了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合作,航空公司通過工業互聯網分析預測服務,改變了過去依靠傳統的知識、經驗、人為的管理模式調整機隊維護周期,縮短了維護周期時間達到90%。醫療方面,有很多三甲醫院采用工業互聯網進行資產優化和資產管理,大大保證了核心醫療設備從CT到核磁共振的臨床設備開機率,達到開機率99.5%。
第三,在中國的發電廠也利用GE的智能風機技術,調整頁片的距離,將發動機發電量達到節省4%,這對于每一個企業和消費者都會帶來巨大的收益。
再看一下鐵路。在中國鐵路承擔了繁重的交通任務,GE基于工業互聯網推出一個解決方案,是在機車上增加傳感器,軟件智能化學習,實現遠程監控機器設備,通過這個大大縮短了機器維護的時間。過去是基于經驗、基于人為的管理,現在是基于數據,基于實際的運行帳戶,讓我們有共同的商業洞察,決定這些機車維修的時間,和決定設備發生故障之前,我們能夠預先和判斷到。這個解決方案在美國、韓國、土耳其等國家都有廣泛的使用,從它帶來的效率可以看得到,能夠對機器設備進行遠程診斷,減少機車車頭停機時間超過50%,每年節省成本超過4億美元,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效率的提升。
GE在鐵路上另一個解決方案解決機器之間的剎車安裝了傳感器,能夠幫助鐵路公司進行運營優化,在多個機車之間實現同步的控制,縮短30%剎車時間,和20%的剎車距離,使得運行更安全。這個解決方案在中國大秦鐵路公司已經落地,通過這個解決方案能夠使得單列列車最大運量從10千噸提升到20千噸,運輸量從2002年2.6億噸,到現在的5億噸。
同時在航空領域,航空領域對于工業互聯網需求是各個行業中最高的,大數據利用也是最成熟的。可以看一下今年,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多少出行由于飛機延誤和航班取消導致你的出行計劃受干擾。美國10%航班取消和由于飛機計劃外維修造成的,為此全球航空公司付出80億美元的成本,所以包括我們作為乘客,在機場里面無助的等候對你日常生活工作影響帶來的損失。
所以GE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開發了一個具有自我學習和預測功能的叫飛行效能的解決方案,可以研究機身在操作中的疏漏問題,飛行中可以跟地面實時傳輸,并且落地之后,地面機師知道機器設備哪些需要維護維修。這樣的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應用是關聯我們的生活幫助到每一個小的。在北美前五大航空公司都在使用了這個解決方案。
工業互聯網能改變整個航空業,我相信航空業不僅僅是它的機備維修管理,包括運營管理都會因為工業互聯網而產生非常大的變化。
大數據分析在飛機的安全性能飛機和引領在役飛行非常重要,大數據分析是唯一保證手段。我們需要預測的是發動機引擎在何時會出現毀壞?何時需要分析。比如東航旗下有超過400多架CFM56發動機,投入到這個項目中。這些發動機是空客320大部分都在應用的,一臺發動機上面有上萬個零部件,我們選擇的是其中渦輪葉片發動機,這個葉片維修費用非常昂貴,發動機運行的時候是在高溫高壓雙重壓力下,會對環境產生一些化學環境的變化,空氣中的污染物通過天長日久的積累,會對渦輪葉片導致腐蝕,會導致葉片的報廢,所以空氣污染是葉片損傷根本原因。我們利用工業互聯網開發了一個模型,預測什么是導致葉片損失的主要因素,通過分析我們發現一個是空氣污染顆粒度,發動機排氣的溫度和起飛的推力,如果推力過重也會產生問題。
同樣還有一個大數據分析場景就是重著陸,著陸不好,對飛機來說油耗和安全性是極大的損傷。所以我們除了能智能預測發動機的維修以外還能調整飛機機型機隊的飛行航線,讓它在高污染區和低污染區基于數據分析進行一個實時調整。
對東航來講大數據分析一年能帶來3000萬美元油耗降低成本的節省。還有很多關于大數據在行業的應用,比如說油氣管道,比如說智能交通和智能工廠,都已經利用了工業互聯網帶來的效益。
未來如果有一個基于云平臺大數據標準開放的平臺手段,能夠幫助我們進行管理這是至關重要的。今年圣地亞哥8月份全球軟件大會上,GE宣布和中國電力建立合作,在日本軟銀和AT&T等各大運營商建立工業互聯網的GE平臺。
而且在迭代之上我們要開發很多行業應用,今天為止GE工業互聯網平臺上有超過60多種云服務,我們會打造成微服務,作為開放平臺給各個合作伙伴,利用IT企業和行業經驗可以在上面做行業開發,是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工業互聯網在中國剛剛開始,我們認為未來的前景當然是值得憧憬,但是道路是非常漫長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從政府來講要有政策、有環境,要有很好的激勵措施,行業協會要促進行業創新兩化融合。作為廠商來講要把技術平臺和客戶合作伙伴一起共同落地。這是多家一起聯手共同合作才能實現的美好的愿景,我今天分享就到這里,非常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