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5-05-05 14:52 來源:中國網
據西班牙媒體5月2日報道,迫于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所生產的質優價廉的產品的涌入所帶來的壓力,中國生產商認為只有依靠機器人才能恢復和提高其產品的競爭力,并希望能夠在這一領域處于領先地位。
中國,這個亞洲大國,自2013年起就成為世界上工業機器進口最多的國家,為了提高生產技術,這一進程仍在不斷加速,機器人引進主要發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帶的諸多城市中,例如,東莞、 佛山和廣州。
2013年中國企業購進34000臺機器人,而在2014年這一數據又有所上升,根據3月份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其中10600臺機器人都是用于國有企業的生產。
佛山一家美的空調及大家電公司的國際業務總裁向埃菲社這樣總結道:“勞動力成本的增加對于中國生產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應對這一挑戰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實現和加強生產線上的自動化。”接著這位總裁又補充道:“這一進程正在美的實施著,減少員工數量,穩定勞動力成本,同時又可以提高效率。”
在這一地區的其他領域的制造商,例如廣東的汽車制造GAC Motor也在不斷提高其生產的自動化以鞏固企業的競爭力。
除了能夠減少成本,提高競爭力,中國政府在其戰略性規劃中也已瞄準這種轉換方式以促使中國企業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跨出新的一步,并促進高科技領域及服務業的發展,以及減輕重工業的負擔。
東莞,被稱為世界工廠,其市長袁寶成非常了解并支持這一進程,以防止有更多的企業轉向及遷入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
本周在一次外國記者會上,袁寶成稱“我們都很看好機械自動體系化代替人力生產。”并宣稱政府會竭力幫助企業減少成本。事實上,當地政府已經創建了一個2億人民幣的特別基金(3250萬美元,3100萬歐元)用來資助小型企業實現自動化生產。
官方數據指出,在當前階段該市有500個實施中的生產自動化項目,自動化系統的安裝會造成大約3萬個崗位的劇減,但是實施自動化生產的公司年銷售額將達300億人民幣(48億8000萬美元,46億1500萬歐元)。因此該市長認為那些丟了工作的員工仍可以在其他一些仍在蓬勃發展的服務業部門,尤其是旅館業,酒店服務業找到一份新工作。
臨近的佛山市也在進行著生產自動化的改革,佛山副市長宋德平稱:佛山對機器人也有很大的需求。并肯定地說道,在未來三年里佛山市的企業將會引進增加1.5至2萬臺自動化機器。此外會重新安置那些在生產線上丟了工作的員工,不會讓他們缺少工作。
實際上,機器人離我們并不遙遠,許多年前中國的一些餐館就利用機器人作為一種商業宣傳來招攬客人,幾十年前機器人就被運用于高價位商品的生產,例如電子和汽車,并且在一些新領域的數量與日俱增,例如,拋光和存儲。
東莞,中國的出口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帶,擁有820萬人口,是汽車制造的大熔爐,同時也是少技術含量的紡織品,鞋類,玩具類的重要生產地,另外還擁有約400個機器人生產廠家。東莞的工業發展過去是基于廉價的勞動力,但是,現在機器人對于企業轉變貿易模式,生產高質量、高科技、高層次的產品具有關鍵作用。
佛山副市長解釋道:在佛山,生產機器人的本地公司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市長本人也一直致力于建立更多的技術研究所和研發中心。如今,在佛山市總共有125家生產自動化的工廠,這作為一種有效的競爭力能夠吸引更多的科技類產業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