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5-06-24 13:36 來源:研華
6月20日,研華科技攜手愛探索教育,邀請來自東北大學、長春大學、沈陽化工大學等9所院校的院長、系主任及骨干教師代表齊聚研華昆山園區,開展“制造融合·產教共生”主題研討。面對以AI、5G、云計算為核心驅動力的產業加速演進,如何將企業一線的技術實踐融入教學體系、讓學生更早接觸真實場景、讓教育真正對接產業所需,正成為“新工科”轉型的核心議題。此次活動以現場觀摩、專題分享與跨界對話為形式,旨在從實戰出發、從產業走進課堂,探索一條兼具技術厚度與教育溫度的產教融合新路徑。
打破場景壁壘走進制造實戰現場
在研華昆山智慧工廠的實地參訪中,教師代表親身感受到工業物聯網技術的深度融合:從設備聯網構建的數據底座,到AI驅動的制造執行系統效率躍升,再到預測性維護所帶來的智能運維閉環,這些鮮活的產業實踐為高校課程設計提供了具象參考。
“產教融合的關鍵在于打破場景壁壘,”研華智能制造行業經理顧振華指出,“讓學生直面真實生產環境中的技術挑戰,才能鍛造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核心能力。”
在協同創新研發中心,代表們進一步沉浸式體驗了研華在智能制造、工業視覺AI檢測、設備數字化管理、綠色能源管控、數字孿生平臺等場景的應用成果。通過模塊化提煉與標準化設計,這些技術正逐步轉化為可嵌入教學體系的“活體教材”。
探討可落地的教學體系
讓技術真正走進課堂在隨后的研討環節中,校企雙方圍繞“技術如何有效服務教育”的主題深入交流。顧振華以《AI+數智雙引擎加速產業應用落地》為題,系統分析了邊緣智能、數據安全與AI場景部署的發展趨勢,勾勒未來制造生態的躍遷路徑。
研華教育行業經理李嘉則進一步闡釋了“教育反哺產業,產業賦能教育”的協同模式:從課程共建、協同育人項目,到AIoT創新應用大賽與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方案,正在構建起“技術賦能—教學實踐—產業對接”的閉環生態體系。
研華長期合作伙伴愛探索教育也分享了《融合AI+項目貫通式創新實踐教學》案例,展示了以真實問題為導向的項目制教學范式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系統性工程思維,為新工科教育注入新思路。
推進校企共育
激活人才培養新動能作為工業物聯網領域的深耕者,研華始終將產教融合與校企協作視為推動產業創新與人才培養的關鍵路徑。自 1997 年研華文教基金會成立以來,研華堅持貫徹“產學合作、人才培育、以人為本、誠信篤實”的理念,并憑借四十余載在工業領域的深厚積累,積極推動產界與學界的多元融合,持續投身于產教融合事業。
多年來,研華不僅積極搭建校企對話平臺,更通過一系列扎實的項目化運作,持續推動產學合作落地生根。 從聯合共建實驗室、開發實訓平臺,到組織全國性的AIoT創新應用大賽、共同申報科研課題;從深度參與課程體系改革、編寫產教融合教材,到提供真實產業項目作為畢業設計選題、設立實習實踐基地,研華構建了一套多層次、可持續的產教協同生態體系。
此次研討交流不僅增強了高校與企業的深度鏈接,也為后續在課程共建、實訓平臺開發、科研課題協作等方面鋪就了更堅實的合作基礎。未來,研華將持續發揮在技術研發、平臺構建與行業實踐方面的優勢,攜手高校探索更具前瞻性的產教融合模式,共同培養契合智能制造時代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數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實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