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4-06-11 11:47 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協會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是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批準(國科獎社證字第0109號)設立的面向全國范圍的行業性科學技術獎項,是為充分調動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表彰和鼓勵在推動行業科技進步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而設立的,由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承辦,每年評審授獎一次。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具有直接推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資格。
評審工作堅持科學、嚴謹、規范、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評審委員會按照規定的程序和辦法組織評審出2013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行業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共122項,其中技術發明獎5項,科技進步獎117項,科技成就獎空缺,杰出科技人才獎空缺?,F將評審結果向社會公示,以征求異議。自公示之日起,異議期為30天。如有異議,請于2014年7月9日前向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提出書面意見,并寫明真實姓名、工作單位、聯系地址和電話。
聯系單位: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
地 址: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七區16號樓504室(100013)
電 話:010-64276243 傳 真:010-64270215
網 址:www.cnpci.org.cn 電子信箱:kjb@cnpci.org.cn
中國石油和化工自動化應用協會科技獎勵辦公室
二O一四年六月十日
技術發明獎
序號 |
項 目 名 稱 |
主 要 完 成 單 位 |
主 要 完 成 人 |
擬授獎 等級 |
1 |
超深縫洞型碳酸鹽巖高精度三維地震探測關鍵技術突破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彭更新、段文勝、滿益志、李國發、崔永福、黃錄忠、陳學強、王小衛、趙銳銳、鄭多明、劉正文、李 飛、王春和、黃有暉、嚴 峰 |
一等獎 |
2 |
基于工藝機理的精餾產品質量控制和經濟目標優化集成控制優化技術 |
清華大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 |
黃德先、呂文祥、江永亨、張金柱、王京春、劉云龍、王宇紅、賀文敏、柳 文、李鳳生、熊智華、王 亮、王廣勝、孫國民、劉先廣 |
一等獎 |
3 |
超大型組塊精確稱重系統及重量轉移裝置 |
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 |
周學仲、李志剛、李淑民、宋崢嶸、陳寶潔、呂 屹、李 林、劉 超、陳 品、徐善輝 |
二等獎 |
4 |
成品油輸送及管網設計關鍵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聶中文、張文偉、李 安、胡協蘭、鄧東花、李 麟、李 苗、孫 宇、朱 云、姜宇澄 |
二等獎 |
5 |
海洋結構物陸地吊裝的創新技術 |
海洋石油工程(青島)有限公司 |
李淑民、宋崢嶸、虞明星、陳廣寧、李 林、李黎霞 |
三等獎 |
科技進步獎
序號 |
項 目 名 稱 |
主 要 完 成 單 位 |
主 要 完 成 人 |
擬授獎等級 |
6 |
中國海相頁巖氣形成富集條件研究、勘探評價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西南石油大學 |
鄒才能、陳更生、董大忠、李建忠、王玉滿、王社教、李登華、李新景、蔚遠江、梁 興、黃金亮、呂宗剛、王蘭生、王世謙、蔣裕強 |
一等獎 |
7 |
新一代化學驅油理論和技術研究及工業化應用 |
北京科技大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一采油廠、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 |
朱維耀、隋新光、王世虎、宋書君、宋吉水、鞠 巖、劉衛東、高 珉、雷光倫、沈全富、劉義坤、張傳緒、宋洪慶、黃小荷、陳 莉 |
一等獎 |
8 |
煉化裝置全流程自動控制關鍵技術及應用 |
北京化工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北京國控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
靳其兵、張建明、劉彥波、黃克謹、關 力、張日東、王 琪、周 星、陳 思、潘欣杰、王 玥、王 晶、李大字、張金會、曹政才 |
一等獎 |
9 |
基于高效并行平臺的高精度疊前成像技術研究及在復雜構造區的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西北分院 |
王宇超、劉文卿、胡自多、馮超敏、王 孝、馮心遠、邵喜春、王述江、趙 偉、呂 彬、徐興榮、雍運動、曾華會、張向陽、張小美 |
一等獎 |
10 |
8000米鉆機及應用 |
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石 林、李循跡、方太安、龍 平、馬洪鐘、周天明、周志雄、滕學清、孫守仁、張建明、劉江濤、雷先革、欒 蘇、周清平、樊春明 |
一等獎 |
11 |
高含H2S/CO2氣田管柱腐蝕防護技術與工業化應用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石在虹、陳長風、蘇建政、牛 駿、丁 建、韓冬深、楊立紅、史愛萍、柯文奇、張祖國、王雅茹、唐 萍、陳秋芬、王 超、李孟濤 |
一等獎 |
12 |
高壓天然氣計量檢定及量值溯源體系關鍵技術研究 |
國家石油天然氣大流量計量站、大慶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
郭 亮、肖 迪、王勁松、崔建華、國明昌、成曉一、馬福軍、劉憲英、陳 立、孫寶權、安樹民、夏 偉、劉曉光、鞏大利、陳 亮 |
一等獎 |
13 |
高含水油田深部調驅關鍵技術與應用 |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
潘志堅、劉順生、張 松、趙美剛、石建姿、陳立生、李順明、鄧寶榮、高興軍、馬自俊、吳行才、吳永鋒、楊立民、鄒存友、李 豐 |
一等獎 |
14 |
基于工業物聯網的多模態測控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河海大學、東華大學、江蘇瑞奇自動化有限公司 |
徐立中、嚴 勤、李曉芳、周武能、李旭杰、孫培德、劉華山、楊 蕓、張 凱、陸迎曙、章微微、李岳衡、湯 敏 |
一等獎 |
15 |
稠油熱力開采堵水調剖技術與應用 |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鉆采工藝研究院 |
張洪君、鄭 猛、王 浩、許占雙、劉恩宏、閆 峰、張 群、柳榮偉、梁凌熏、龍 華、李 瑞、郝瑞輝、劉晶晶、任從軍、柳燕麗 |
一等獎 |
16 |
采油井分層監測及產液控制技術研究與應用 |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
王群嶷、辛舒臻、徐德奎、王金友、岳慶峰、劉崇江、趙明鑫、姚 飛、許麗萍、張 威、張玉坤、劉仁勇、杜貴濤、趙驪川、劉 昕 |
一等獎 |
17 |
氣藏開發物理模擬實驗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 |
李熙喆、朱華銀、胡 勇、陸家亮、萬玉金、徐 軒、郭長敏、焦春艷、蘇云河、黃偉崗、劉曉華、趙素平、楊希翡、羅瑞蘭、劉華林 |
一等獎 |
18 |
水平井橋塞分段壓裂工藝技術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采氣工程研究院、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研究院、中國石油川慶鉆探公司測井公司 |
桑 宇、李 明、唐 凱、王小紅、彭鈞亮、肖勇軍、汪于博、曾 波、喻成剛、佘朝毅、劉友權、任國輝、宋 毅、張華禮、周長林 |
一等獎 |
19 |
煤層氣地面“三低”集輸工藝關鍵技術與示范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煤層氣勘探開發分公司 |
田 煒、陳洪明、梅永貴、郭 簡、巴璽立、薛占新、王景悅、杜曉冬、孟凡華、韓占彪、楊莉娜、范書軍、李曉亮、蘇 雷、張永琪 |
一等獎 |
20 |
工業閥門智能質量檢驗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技術監測中心、上海增欣機電設備制造有限公司 |
楊再生、裴潤有、梁桂海、郭占春、胡增洪、白金亮、白鶴鳴、李振國、曹海平、田應國 |
二等獎 |
21 |
海上油田高效復合酸化增注增產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 |
易 飛、劉福海、劉春祥、黃 波、劉全剛、劉義剛、周際永、孫 林、汪佑江、夏 光 |
二等獎 |
22 |
基于電參數的螺桿泵舉升產液量計量及工況診斷技術研究與應用 |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五采油廠 |
艾尚軍、王中國、黃有泉、孫曉明、趙明凱、王清平、郝偉東、何繼峰、曹玉林、李慶東 |
二等獎 |
23 |
石化企業安全監管及其移動應用系統的研發與推廣應用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 |
牟善軍、王秀香、施紅勛、張亞麗、穆 波、王廷春、丁曉剛、米紅梅、彭湘濰、張樹才 |
二等獎 |
24 |
基于地震波形特征的儲層參數預測方法及應用 |
長江大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術研究院 |
桂志先、楊 波、張正炳、孫振濤、段天友、許輝群、高 剛、陳傳仁、謝銳杰、易遠元 |
二等獎 |
25 |
套筒式永磁調速器的研制及應用 |
南京艾凌節能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勝利發電廠 |
孫正貴、王向東、王洪濱、馬 波、黃忠念、陳振華、趙學儉、王 斌、孫 東、張銅寶 |
二等獎 |
26 |
稠油熱采注汽質量監測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遼河油田鉆采工藝研究院 |
張洪君、朱 強、何金寶、楊志祥、孫 勇、步新兵、郝瑞輝、方 文、李 蓉、張 路 |
二等獎 |
27 |
不壓井作業技術研究及規?;茝V應用 |
中國石油集團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劉 寶、蔡長宇、劉 建、闞 凱、李婧源、馮建明、郭雙江、才 志、蘆 勇、張德旺 |
二等獎 |
28 |
大港灘海油田薄層油藏開發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 |
何書梅、李 靜、譚振華、劉計超、楊 濤、王麗榮、劉天鶴、張艷君、劉 璐、程 立 |
二等獎 |
29 |
大型油罐和電網雷害成因及防護技術的研究 |
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 |
婁仁杰、何明俊、李 斌、吳秀敏、陳思學、于海波、戴麗平、王紅英、朱 穎、付 強 |
二等獎 |
30 |
庫車超深超高壓高溫裂縫性儲層試油及儲層改造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油氣工程研究院、西安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 |
張福祥、楊向同、劉洪濤、滕學清、劉軍嚴、丁亮亮、彭建新、巴 旦、竇益華、周福建 |
二等獎 |
31 |
延長油井檢泵周期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北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廠 |
付亞榮、馬永忠、付 茜、劉春平、王 芳、范忠鈺、尤冬青、李小永、李 淼、張志明 |
二等獎 |
32 |
塔里木盆地深層古老白云巖儲層預測技術與重大勘探發現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陳永權、徐彥龍、關寶珠、董瑞霞、熊益學、李保華、張艷秋、鄧力萍、嚴 威、王 軒 |
二等獎 |
33 |
單螺桿機械的數字化設計方法與制造技術 |
長江大學 |
易先中、馮 定、張錦洲、管 鋒、張 紅、張玉樹、曹 佳、汪建華、周元華、劉利軍 |
二等獎 |
34 |
元壩超深含硫氣藏勘探開發關鍵工程技術 |
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業分公司 |
龍 學、李 暉、王明貴、黎克難、曹學軍、李 偉、劉華杰、何世云、周天春 |
二等獎 |
35 |
海上大型油氣田工程設計技術研究與應用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李志剛、鐘文軍、周美珍、劉培林、朱曉環、尹漢軍、孫國民、吳朝暉、劉玉璽、曾樹兵 |
二等獎 |
36 |
陜北地區淺油層效益開發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屈雪峰、周宗強、趙繼勇、雷啟鴻、劉麗麗、杜秀琴、林 罡、楊衛國、曲春霞、王文雄 |
二等獎 |
37 |
基于自組網的無線氣體探測系統及其在油田中的應用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張 濤、孫 麒、趙 駿、肖前虎、余 燦 |
二等獎 |
38 |
超高溫高壓井測試技術 |
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油氣井測試分公司 |
朱禮斌、萬之套、張紹禮、王元龍、田印忠、任永宏、楊 皓、韓 斌、賈文義、邢曉光 |
二等獎 |
39 |
磁懸浮垂直軸風力發電機 |
南通大學、南通愛利特機電制造有限公司 |
吳國慶、周井玲、吳樹謙、劉鳳鳴、曹 陽、茅靖峰、朱維南、張旭東 |
二等獎 |
40 |
普光氣田集輸管道凝結液腐蝕與控制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 |
蔣 秀、陳惟國、劉小輝、盛兆順、黃賢濱、熊良淦、邵理云、屈定榮、趙祥迪、馬紅星 |
二等獎 |
41 |
提高油田井下作業管理效率的信息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北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廠、東北石油大學 |
李海濤、李金永、田 煒、李高峰、甄建兵、吳寅生、苗彥平、楊建廣、賈煒鑌、董金崗 |
二等獎 |
42 |
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運行管理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管道科技研究中心、中石油江蘇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 |
彭世垚、王曉梅、許 斌、黃薇薇、閆 鋒、馬鐵輪、趙 竹、王洪超、呂國鋒、王玉彬 |
二等獎 |
43 |
塔里木盆地復雜山地變速成圖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陳 猛、滿益志、王興軍、王 川、賴敬容、李文燕、向 東、王春和、李世吉、張耀堂 |
二等獎 |
44 |
CPU+GPU異構集群應用策略研究 |
中國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張 健、林 茂、董玉敏、許 濤、塔依爾.伊布拉音、鄒 杰、宋雪峰、楊 敏、李淑倩、關 宇 |
二等獎 |
45 |
新型低成本多糖(PPQ)壓裂液體系研制與推廣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常彥榮、李 楷、陸紅軍、李建山、齊 銀、尚友民、曹潤榮、李 川、王成旺、詹益旺 |
二等獎 |
46 |
復雜油氣儲層測井評價方法及應用 |
長江大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高楚橋、趙 彬、吳洪深、肖承文、馮 進、蔡 軍、何勝林、高 華、李先鵬、楊 波 |
二等獎 |
47 |
致密油氣藏室內開發試驗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林光榮、榮春龍、劉學剛、于忠平、劉秋蘭、章志鋒、李永勝、任肇才、高 薇、黃錦繡 |
二等獎 |
48 |
沁水盆地南部高階煤煤層氣井排采管控及增產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煤層氣勘探開發分公司 |
胡秋嘉、李夢溪、王立龍、劉春春、吳定泉、閆 玲、崔新瑞、張光波、余 巍、侯 濤 |
二等獎 |
49 |
站場腐蝕控制及管道外腐蝕檢測評價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管道科技研究中心 |
陳新華、張 豐、趙 君、趙晉云、徐承偉、陳振華、吳長訪、劉玲莉、薛致遠、滕延平 |
二等獎 |
50 |
塔中礁灘體大型凝析氣藏精細描述技術及工業化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研究院庫爾勒分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 |
羅春樹、張正紅、劉 鑫、沈春光、韓興杰、江 杰、張 敏、孫賀東、謝 恩、潘楊勇 |
二等獎 |
51 |
基于3G通信的遠程監控系統 |
青島科技大學 |
趙文倉、王 凡、張 澄、童 波、遲曉宇、齊 丹、王曉曉 |
二等獎 |
52 |
零散小斷塊油田污水回注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北油田分公司 |
耿玉廣、王樹義、宋麗梅、王東升、劉志虎、齊惠恩、代召衛、張勝龍、劉???、陶寶勝 |
二等獎 |
53 |
抽油機井測試診斷分析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第二采油廠、遼寧弘毅科技有限公司 |
張玉生、孫茂軍、劉紀彬、陳偉平、辛舒臻、趙 沅、田云龍、龐海峰、王鴻運、劉 萍 |
二等獎 |
54 |
深層高階煤層氣定向井舉升工藝優化設計研究 |
中石油煤層氣有限責任公司 |
王 峰、劉國強、王鳳清、張 康、宋 波、李積風、耿 昊、張蓋霞、孫龍飛、馬 召 |
二等獎 |
55 |
油田企業IT資源監控與管理研究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漢油田分公司、武漢理工大學 |
王運鵬、陳曉芳、張國安、褚軍農、孔繁國、陳小華、許 娜、趙明琨、黃文才、諸建平 |
二等獎 |
56 |
海上地震勘探上下纜采集和雙檢拖纜采集資料處理方法研究 |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 |
方中于、但志偉、劉金朋、萬 歡、吳耀樂、孫雷鳴 |
三等獎 |
57 |
煉化企業往復機組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蘭州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 |
任世科、牛 蘊、馬 斌、羅方偉、高維娜、劉雪梅 |
三等獎 |
58 |
多頻陣列感應成像測井儀研制與應用 |
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 |
湯天知、陳 濤、江有宏、王麗蓉、賀秋利、陳章龍 |
三等獎 |
59 |
天然氣管道分輸自適應控制系統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氣東輸管道分公司 |
彭太翀、王多才、梁建青、王海峰、王 磊、趙廉斌 |
三等獎 |
60 |
渤海油田一體化防蠟技術 |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術分公司 |
田初明、鐘 崢、徐國雄、李 登、郭海軍、張國欣 |
三等獎 |
61 |
中國石油成品油庫自動化系統集成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規劃總院 |
李 思、郭日敏、王 相、譚 湘、白紅生、蔡武德 |
三等獎 |
62 |
加油站埋地油罐泄漏快速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 |
鄒 兵、肖安山、胡緒堯、姜素霞、魏新明、孫曉英 |
三等獎 |
63 |
致密砂巖油藏采油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 |
李崇喜、伊振林、吳 麗、于 虹、李 濤、石廣志 |
三等獎 |
64 |
典型全氟碳化合物PFCs和揮發性化學物質風險測試關鍵技術研究 |
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 |
陳會明、程 艷、宋乃寧、周麗麗、于文蓮、李 蕾 |
三等獎 |
65 |
中國石油突發事件應急資源調度決策支持系統研究 |
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 |
裴玉起、張 超、劉 牧、欒國華、儲勝利、李 峰 |
三等獎 |
66 |
大型深水氣田開發的先進工藝裝備與控制技術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劉培林、曾樹兵、鐘小俠、陳文峰、李 豫、余 智 |
三等獎 |
67 |
油庫自動化的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
王宏偉、榮德生、陳偉華、宋立業、楊 楨、劉 麗 |
三等獎 |
68 |
三層PE防腐層快速剝離機的研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維搶修分公司 |
徐海波、姜修才、趙東輝、陶偉莉、王建偉 |
三等獎 |
69 |
天然氣氣液兩相在線計量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朱天壽、付鋼旦、馬建軍、穆謙益、楊倉海、張春濤 |
三等獎 |
70 |
吉林油田高效開發鉆井優化設計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鉆井工藝研究院 |
王 力、何 軍、宋 楊、王占林、馮水山、張繼峰 |
三等獎 |
71 |
多功能電-液內對口器 |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第四工程分公司 |
朱東志、王平國、劉新生、汪蘭天、于常福、刁鳳東 |
三等獎 |
72 |
特殊氣井修井工藝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采氣工程研究院 |
譚宏兵、佘朝毅、林盛旺、羅 偉、徐月霞、侯培培 |
三等獎 |
73 |
華北油田低溫稠油油藏微生物采油配套技術研究及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北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
吳 剛、游 靖、余吉良、李勇斌、張國鈞、楊華振 |
三等獎 |
74 |
超低滲透油藏精細油藏描述成果應用及推廣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陳建文、李偉華、高建英、平 義、任俊松、楊煥英 |
三等獎 |
75 |
激光光譜分析技術在丁苯橡膠裝置的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蘭州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 |
劉海生、邢龍春、劉雙明、劉栓祥、李 延、陳世龍 |
三等獎 |
76 |
前陸盆地井筒穩定性與壓裂高度預測技術及應用實踐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田 軍、肖承文、祁新忠、袁仕俊、信 毅、范文同 |
三等獎 |
77 |
專職消防隊滅火救援總體預案編制導則與典型設備滅火救援基本戰術研究 |
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 |
唐小紅、李智勇、劉學軍、楊興華、宋丹青 |
三等獎 |
78 |
壓裂曲線遠程實時監控系統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馬建軍、閆志強、吳順林、沈 磊、李美玉、朱 顏 |
三等獎 |
79 |
高家梁煤礦軟巖斜井錨噴網支護施工監測及數值模擬研究 |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鄂爾多斯市昊華精煤有限責任公司 |
張向東、張興文、孫 闖、雷文成、張立生、周財寶 |
三等獎 |
80 |
鉆桿磁感應法缺陷檢測技術仿真研究 |
中國石油集團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 |
湯清源、劉 丹、王文軍、程永瑞、安豐春、羅 剛 |
三等獎 |
81 |
定向井不動管柱分層體積壓裂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陸紅軍、常 篤、陳寶春、魯 玲、董立全、呂昌盛 |
三等獎 |
82 |
山前復雜帶三維重磁電礫巖識別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中國石油集團川慶鉆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
李 青、吳慶寬、莫 濤、瑪麗克·烏斯曼、王 媛 |
三等獎 |
83 |
紅崗油田二元驅提高采收率技術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馬立文、楊玉梅、吳 偉、蔡金容、劉曉明、辛士代 |
三等獎 |
84 |
油氣藏數值模擬前后處理軟件開發及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卞萬江、周 飛、周代余、王 超、喬 霞、王 陶 |
三等獎 |
85 |
天然氣與管道ERP設備管理深化應用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規劃總院、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氣與管道分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中石油北京天然氣管道有限公司 |
秦世峰、劉 晨、李 楠、駱科東、趙堂玉、吳志平 |
三等獎 |
86 |
X70鋼多道埋弧焊后熱處理及焊縫氫測定工藝研究 |
中油管道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楊津瑜、鄒 峰、魯克瑩、董俊軍、張志遠、孫之敏 |
三等獎 |
87 |
固井水泥環評價新方法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采氣工程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學、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川中油氣礦 |
鄭友志、佘朝毅、楊 濤、周 浪、劉文忠、陳海力 |
三等獎 |
88 |
輪古油田碳酸鹽巖潛山洞穴分層解釋評價技術及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 |
鄧興梁、李保華、裴廣平、苗 青、袁玉春、李世銀 |
三等獎 |
89 |
氣井遠程自動投球加藥排水采氣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馮朋鑫、宋漢華、韓 勇、曹 毅、谷成義、談 泊 |
三等獎 |
90 |
加油站油品滲漏監控系統 |
中國石油集團安全環保技術研究院 |
李巨峰、張坤峰、許德剛、李羽中、李英芹、李秀珍 |
三等獎 |
91 |
油氣管道經濟壽命預測及站場關鍵設備更新決策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管道分公司管道科技研究中心 |
牛國富、錢成文、張玉志、馮 偉、陳 博、馬克鋒 |
三等獎 |
92 |
昆北油田儲層保護鉆井液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鉆采工藝研究院 |
竇紅梅、趙元才、郝少軍、楊國輝、譙世均、余 博 |
三等獎 |
93 |
基于多種地質建模格式的自動油藏數模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何永宏、袁 林、陳建文、王永宏、李愛華、范希良 |
三等獎 |
94 |
高寒偏遠地區油氣田井場智能監測與管控系統關鍵技術研究 |
華北石油通信公司 |
李 海、張逢源、馮玉敏、李明濤、余 冬、袁先義 |
三等獎 |
95 |
勘探系統工程技術情報共享應用平臺 |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
張玉廣、張 睿、張永峰、閆 立、劉 芳、蘆逍遙 |
三等獎 |
96 |
隨鉆井間電位層析成像技術研究與實踐 |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 |
張金成、單桂棟、王愛國、曾曉輝、李海霞、張東亭 |
三等獎 |
97 |
服務器系統虛擬化技術研究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獨山子石化分公司 |
蘇大偉、汪麗芳、秦德明、張 千、張 振、鐘安凱 |
三等獎 |
98 |
地震綜合裂縫預測軟件系統GeoFrac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西北分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楊午陽、李向陽、雍學善、周春雷、鄧 央、李 琳 |
三等獎 |
99 |
低滲透油田抽油機智能調參技術研究與工業化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曾亞勤、郭占春、王林平、劉一山、王 曼、晏耿成 |
三等獎 |
100 |
海外高溫高壓高含硫井測試技術研究及推廣應用 |
中國石油集團長城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
李守民、王立軍、彭賢強、張顯文、李國明、于鐵峰 |
三等獎 |
101 |
管道環焊縫焊接工藝專家系統 |
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科學研究院 |
白世武、隋永莉、郭瑞杰、楊天冰、吳江橋、陳海軍 |
三等獎 |
102 |
阻抗元件在線檢測及質量評估系統 |
上海儀器儀表研究所 |
滕華強、樓志斌、陳德宏、吳維華、韓祥華、歐陽怡君 |
三等獎 |
103 |
柴西富烴凹陷分布及油源對比研究 |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 |
陳 琰、袁 莉、張國卿、劉海珍、王燕飛、張 娜 |
三等獎 |
104 |
西昆侖山前弧形沖斷帶變形特征研究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浙江大學 |
魏 巍、桑 洪、陳 才、朱禮春、郭群英、徐 冠 |
三等獎 |
105 |
石油和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支撐體系綜合評價方法研究與應用 |
重慶科技學院、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潤滑油重慶分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重慶天然氣凈化總廠 |
萬 璽、胡偉清、黃建新、馬 宇、吳世勇、王 軍 |
三等獎 |
106 |
蘇里格氣田氣井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研發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低滲透油氣田勘探開發國家工程實驗室 |
吳衛東、趙占良、鄒新寧、薛 媛、黃 丹、趙 玲 |
三等獎 |
107 |
油氣長輸管道自動化控制軟件 |
廊坊開發區中油龍慧自動化工程有限公司 |
李國棟、陶 勇、郭長濱、譚祿鈞、袁滿倉、耿亞彬 |
三等獎 |
108 |
相滲及核磁共振分析資料在油水層評價中應用方法研究 |
大慶鉆探工程公司地質錄井一公司 |
劉麗萍、李 博、耿長喜、張艷茹、王朝陽、柳曉風 |
三等獎 |
109 |
高含泥與淺變質、裂縫型油層提高壓裂成功率技術研究 |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呼倫貝爾分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
謝朝陽、王賢君、馬英焯、韓 松、牟立明、張明慧 |
三等獎 |
110 |
多媒體教學視窗中央控制系統 |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重慶科技學院 |
黎 志、劉幼昕、茍寒梅、涂常青、尹文專、向麗娜 |
三等獎 |
111 |
低效氣田發展模式及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田分公司低效油氣開發事業部、重慶科技學院 |
康建國、劉 洪、劉 彬、何 驍、王 錦、石 磊 |
三等獎 |
112 |
高壓氣地下儲氣井泄漏機理及其安全性研究 |
重慶科技學院、重慶凱源石油天然氣有限責任公司CNG分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氣分公司油氣銷售運行處 |
楊 敏、陳北東、張春林、馮 霞、張嘉慶、汪 濤 |
三等獎 |
113 |
數字化安全閥校驗裝置研制及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長慶油田分公司技術監測中心 |
梁桂海、白金亮、李振國、曹海平、王 亮、馬維強 |
三等獎 |
114 |
變工況條件下輕烴回收裝置控制系統優化技術研究 |
東北石油大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天然氣分公司 |
邵克勇、戴 仲、劉遠紅、丁建成、張會珍、楊 莉 |
三等獎 |
115 |
母管制機組鍋爐燃燒優化智能控制技術研究與實現 |
大慶油田電力集團 |
郭慧彬、佟 輝、文 學、陳 哲、張 華、劉翔宇 |
三等獎 |
116 |
茂名石化業務協同及服務共享平臺建設和應用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深圳市奧哲科技有限公司 |
梁 堅、葉 榮、林 玨、李肖乾、謝維新、梁 虹 |
三等獎 |
117 |
GeoSeisQC 地震采集質量分析與評價軟件系統完善與應用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西北分院 |
楊午陽、熊繼輝、徐永澤、魏新建、祿 娟、何 欣 |
三等獎 |
118 |
氣動高溫耐磨球閥 |
浙江中德自控閥門有限公司 |
粟 飛、張德賢、張德光、楊樹林、諸利君、嚴寶樹 |
三等獎 |
119 |
青海油田地面工程標準化設計研究 |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基建工程處;中國石油集團工程設計有限責任公司青海分公司 |
李 莉、駱建武、曹 軍、程 波、王克忠、陳婭南 |
三等獎 |
120 |
海洋油田地質評價測試儀FET-1型井下交流電機控制系統的研制 |
華北科技學院 |
張全柱、鄧永紅、雷 旻、李學哲、黃成玉、馬紅梅 |
三等獎 |
121 |
計量增壓一體化集成裝置 |
中油遼河工程有限公司 |
李 爽、張春凡、李 剛、李世超、高洪新、王 文 |
三等獎 |
122 |
微電阻率井周成像測井儀研制與應用 |
中國石油集團測井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華中科技大學 |
郭彥軍、肖 宏、鞠曉東、孔 力、郭 斌、馬雪青 |
三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