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3-04-12 08:46 來源:經濟日報
一年一度的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近日盛大開幕。這個凸顯世界工業未來發展趨勢的博覽會將今年的主題設定為“融合的工業”,德國人更是將其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今年年初,德國三大工業協會共同設立了一個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平臺的辦事處,集合經濟、科學領域的多名專家并聯合工業企業為聯邦政府建言獻策。在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該平臺正式啟動。
迅速發展的互聯網和信息通訊技術被視作這次變革的基礎。目前,美國運用互聯網技術在辦公通訊和社交網絡領域確立了優勢地位,而德國正準備將網絡技術運用于工業生產之中以期拔得頭籌,以此來鞏固德國老牌工業大國的地位,并提升德國工業的發展水平。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不是已經到來姑且不論,互聯網技術與工業生產的融合趨勢卻已經明朗,發達國家已經展開你爭我搶之勢。對此,我國應該早做準備,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好迎接新工業變革的“搶灘登陸戰”。
一是充分發揮政府的職能和作用,營造一流的工業集成化創新環境。一方面,國家從政治利益、經濟利益、社會利益角度出發都應該積極參與全球工業市場游戲規則的制定,并積極審視我國法律法規和政策方面的不足,在與國際接軌的同時大力提倡自主制定游戲規則。另一方面,政府應該善于與本國市場力量配合,鼓勵市場力量的發展,扶持本國研發力量的成長,保持國內市場壟斷和競爭的均衡發展。
二是提高研發和技術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的進程。一方面,加緊建設一批國家級工業技術研發基地,打造一批國際一流的研發平臺,吸引海外人才和科技項目向我國轉移,加快關鍵技術的攻關和推廣應用,形成國家研發創新體系。另一方面,加強重點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建設,鼓勵國內企業建立內部研發機構,構建企業研發創新體系。政府和企業要密切配合,形成兩個體系之間的良性互動,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先進生產力。
三是加強工業信息化進程,構建工業集成化的平臺。首先,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既包括信息網絡、信息處理設備和信息資源庫等“硬性”設施,也包括信息技術標準、政策法規、知識產權保護等“軟性”設施。其次,促進工業生產流程信息化,依托互聯網和信息通訊技術設計、管理和處置整個工業生產流程。第三,打造信息化工業價值鏈,將工業制造的采購、銷售、服務等上下游環節納入信息化管理中來。
四是重視專業化人才隊伍的建設,為工業革新奠定堅實的基礎。迎接新工業革命、實現網絡技術與工業融合的關鍵在人才。一方面,應該盡快建設本土專業人才培養機制,國家可以設立專項基金獎勵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并鼓勵他們走出國門與國外相關機構進行交流。另一方面,在吸引優秀留學人才回國的同時,在我技術空白領域聘用一批外籍專業人才,以國外先進技術和理念帶動國內相關領域的發展。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工業生產不能僅滿足于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只有將新技術與工業生產密切結合,優化工藝流程,提高產品含金量,才能在國際化工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