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2-08-24 15:05 來源:輕捷稅
制造業企業的到來,帶來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也推動了經濟水平的發展,讓我國各地的經濟蓬勃向前發展。在制造業不斷發展以及各種通脹的影響下,我國的勞動力價格和水電資源價格成本也開始上漲,所以近幾年不少制造業開始向東南亞轉移,許多人對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前景表示堪憂,認為中國制造業將面臨嚴峻的考驗。
中國制造業的繁榮,造就了一系列制造業工廠,工廠工人幾乎天天加班,辛苦勞作。但近幾年工廠加班開始逐漸減少,中國制造業正在往東南亞進行轉移,工廠工人面臨失業潮,不加班時代即將到來。
這兩年來很多科技公司以及代工廠企業,都在將產業從中國大陸進行撤離,比如說三星就把工廠在我國大陸搬遷了,還有東芝、英特爾、LG、仁寶等等外資企業搬遷到了東南亞,甚至包括國內的企業也進行了搬遷,比如說立訊精密、歌爾聲學、藍思科技等等都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投資建廠。
為什么這些制造企業要轉移出去?
其實原因有很多,總的來說就是由于資本的逐利性。制造業以及代工廠企業一直都十分表里如一。制造業并不是高精尖的技術,也不需要產地擁有多么發達的工業技術水平,它們對工廠選址的條件只有一個,就是成本。
由于我國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的發達必然導致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原本的低成本優勢正在逐漸消失。根據國務院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是我國勞動力供給與人口紅利的一個拐點,在此之后,我國的老齡化現象逐漸加劇,勞動力缺口逐漸增大,尤其是在東部沿海地區,廉價的勞動力少之又少。
再加上隨著中國制造業的發展,勞動力價格以及水電資源價格飆升,已經不符合制造業企業追求最高效益的準則。而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下,勞動力價格低廉,理所當然替代中國成為新的制造業外遷首選地。
如果制造業工廠搬遷,剩下的工人將怎么辦?
這兩年疫情的影響下,很多國家就暴露出了制造業產業不足的問題,比如美國,當時連口罩都造不出來,這就是產業外遷誕生的問題,所以,這兩年很多國家對于制造業是大力投入,讓國內的制造業產業發展得更好。
要知道廉價的勞動力是不會永久存在的,不能長期依賴,如今就是將制造業從廉價的密集型產業向著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這也是未來要走的道路,必須要讓工人懂技術,提高技能水平,未來制造業的發展才會更好,而不是產業全面外遷。
如何讓產業更好地發展,甚至向著高端發展,才是制造業企業要考慮的問題,不能總是依賴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來發展,否則早晚會被淘汰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