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0-10-16 16:17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10月15日,在蘇州吳中區舉辦的2020(蘇州吳中)工業互聯賦能新基建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指出,在“新基建”發展如火如荼的當下,5G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智能制造、智慧農業、智能家居、智能零售、智能醫療等眾多產業領域。其中,在智能制造領域中,智能化工業機器人已經成為當前5G技術應用最典型的場景之一。
譚建榮指出,智能工業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技術、自動化技術、傳感器技術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的產物,需同時具備智能感知、智能學習和智能交互等要素。智能工業機器人的智能化還需要在單機、多機和人機交互三個維度上,具備單機自主、多機協同和人機共融的三種不同的核心功能與作用。
具體來看,單機自主指機器人廣泛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機器人具備自感應、自適應、自學習和自決策的顯著特點;多機協同則指機器人單機間通過“智能互聯、群智融合”實現信息交互與群智感知,支持多任務目標全自主規劃和作業任務協同。
“當然更高的要求就是人機共融,包括任務的共融、行為的共融和智能的融合,機器人完成什么任務,人完成什么任務,這之間需要信息溝通與協同,就廣泛用到5G技術。”譚建榮認為,隨著未來智能制造的快速發展,對智能化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大,這也將加速推動5G應用在智能化工業機器人產業領域的場景應用,同時5G技術應用的逐漸成熟也將推動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迎來上升期,二者相輔相成。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工業機器人累計產量為18.69萬套,國產品牌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近30%。
譚建榮表示,雖然目前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中,歐美日韓系的企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但國產智能工業機器人的全球市場份額一直處在穩步提升的進程中,在市場份額和前沿技術領域,一直呈現出快速追趕的趨勢。
剛公布不久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8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加了32.5%,增速達兩年內峰值。今年1-8月累計產量達到13.7萬套,同比增加了13.9%。
譚建榮表示,近些年國產工業機器人雖進步趨勢明顯,但一些核心零部件尤其是伺服電機、精密減速器、控制器等仍然依賴進口,受制于人。未來我國智能化工業機器人要達到“場景設備的智能化、互聯互通的集成化、人機交互的宜人化”的目標,需要從業者緊抓5G技術應用的產業時機,強化自主研發實現“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