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2-06-15 08:19 來源:中國工業報
目前,全球信息化發展已步入全面普及、融合創新、加速轉型的新階段,在世界經濟持續調整和快速變革的關鍵時期,信息化在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創新發展模式、重塑競爭格局的引領支撐作用和潛力日益凸顯。
近年來,我國把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作為推進經濟轉型的戰略舉措,兩化融合取得重大進展,但兩化深度融合難題仍亟待破解。“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堅持把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充分發揮信息化在轉型升級中的支撐和牽引作用,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一個國家、一個企業,如果沒有生產方式的變革和創新,就不會有競爭優勢的超越和領先。目前,信息化正在加速重構全球制造業的生產組織體系。各國也都在積極謀劃信息時代經濟發展的新藍圖。
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黨中央國務院全面分析當今世界經濟社會格局變革新趨勢,著眼于中國經濟社會邁入新階段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積極應對國際環境變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明確提出,要把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并對全面提高工業信息化水平進行了全面部署。
兩化融合成效初顯
近幾年,各地把推進兩化融合作為推進經濟轉型的戰略舉措,使我國兩化融合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工業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大幅提升。
鋼鐵、石化、航空、電子等行業涌現出一批關鍵業務系統實現綜合集成應用的本土企業,部分企業的業務集成、管控銜接、產銷一體化水平已居全球領先地位。
裝備、船舶、汽車、家電、有色、紡織等行業骨干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工藝、經營管理等環節的單項應用已比較成熟,關鍵業務信息系統集成應用開始全面起步。
同時,支撐兩化融合的信息技術裝備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核高基、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及成套工藝、新一代寬帶無線通信、高檔數控設備和裝備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專項部署實施,支持了汽車電子、電力電子、數控機床、研發設計工具、生產執行系統、大型管理軟件的研發和產業化。大型立式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研制成功,華中數控“華中8型”高檔數控系統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自給率達到了60%。
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也在不斷完善。各地圍繞服務中小企業集群建設,建立和完善各類信息化服務體系。超過300家中小企業信息化輔導站已覆蓋全國地級市,全國45個城市建立了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務中心等。
深度融合難題亟待破解
當前,推進兩化融合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深度融合的問題也較為突出。
企業兩化融合總體上仍處于以局部應用為主的階段,集成應用和協同應用水平亟待提高,信息化支撐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潛力還未充分發揮。
面向新型工業化發展所需的生產性信息技術服務能力不足,我國信息技術企業大部分居于產業鏈下游和價值鏈低端,工業軟件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的提供能力仍然薄弱。
支撐兩化融合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仍然缺乏,芯片、電子元器件、基礎軟件等領域的絕大部分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由國外企業掌控。
兩化融合工作體系尚不健全,圍繞支撐兩化融合的相關資金、政策等方面尚未形成合力。
我國正在經歷從兩化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轉變,而世界各國正積極謀劃信息時代經濟發展的新藍圖。
發達國家正在重新審視傳統的制造業發展模式,把信息化作為破解發展難題、轉變發展方式、搶占競爭制高點的重要舉措。
越來越多的國家清醒地意識到,信息化正在重塑企業的競爭優勢?;ヂ摼W、物聯網、云計算、工業電子等技術在制造業的普及深化,正在構建協同化創新體系、智能化工業裝備、柔性化生產方式以及精準化管理模式,企業圍繞創新能力提升、產品功能拓展、生產效率提高、交易精準便捷、客戶高效服務,不斷構筑新的競爭優勢。
向服務型制造轉變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明確提出,堅持把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充分發揮信息化在轉型升級中的支撐和牽引作用,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加快推動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變。
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就是要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產品、制造裝備、業務流程、生產要素等產業體系中的全面滲透、廣泛應用和深度集成,建立更具競爭力的新型生產模式、組織體系和產業形態,不斷增強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建立新型工業化體系。
當前,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的重點方向是,實現信息技術從單項業務應用向多業務綜合集成轉變,從單一企業應用向產業鏈協同應用轉變,從局部流程優化向全業務流程再造轉變,從傳統的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的生產方式轉變,從提供單一產品向提供一體化的產品服務組合轉變。
按照《規劃》要求,“十二五”時期要力爭實現:重點骨干企業信息技術集成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要行業大中型企業數字化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5%,主要行業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達到70%,主要行業大中型企業ERP普及率達到80%。
三管齊下力促深度融合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落實中央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關鍵時期,要充分發揮信息化在工業轉型升級中的牽引作用,完善信息化推進機制,推動信息技術深度應用,不斷提高工業信息化的層次和水平。
我國將著力提升兩化融合的支撐能力和服務水平。電子信息產業是支撐兩化融合發展的“裝備部”。信息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影響了我國兩化融合的進程、深度和廣度。要按照“需求牽引、多業聯合、協同攻關、重點突破”的思路,以增強工業電子、工業軟件和信息服務能力為重點,提升支撐兩化融合的水平。
同時,要深化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是兩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標志,是信息化發展到新階段的重要途徑,是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當前,應圍繞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推動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構建工業生產新型的創新體系、生產體系、管理體系和營銷體系。
我國還將不斷完善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的政策和引導體系。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開創性的工作,營造兩化融合的良好發展環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求我們創新信息化推進機制,創新工作手段,加強協調合作,不斷優化兩化融合的政策和引導體系,努力開創兩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