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2-04-26 08:18 來源:證券時報
科技部昨日連發6項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分別是智能制造、服務機器人、綠色制造以及潔凈煤技術、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規劃進一步明確了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和新型清潔能源產業的新興產業的戰略地位。
裝備制造突破方向明確
從此次密集發布的裝備制造業科技規劃來看,智能化、綠色化、自動化成為未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科技突破的重點方向。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薛勝文表示,高端裝備制造業科技創新必須走專業化和精細化的道路。
《智能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全面開展智能制造技術研究將是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核心內容和促進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必然。
規劃明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突破智能制造基礎技術與部件、攻克一批智能化裝備,重點突破箱體類精密工作母機、工程機械、石化裝備、復合材料加工裝備、新能源裝備等智能化裝備,發展和培育一批高技術產值超過100億元的核心企業。
節能降耗、綠色低污染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科技突破的一個重要方向。《綠色制造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就提出,以需求為重點,明確突破綠色設計、節能減排工藝、綠色回收資源化與再制造、綠色制造技術標準等關鍵共性技術,發展和培育50家以上綠色化裝備制造大型骨干企業,建設一批國家工程實驗室。
自動化也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發展方向,服務機器人正是現代高端裝備制造前沿技術研究最活躍的領域之一。
《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提出,我國將努力打造若干服務機器人龍頭企業,把服務機器人產業培育成我國未來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服務機器人的全球市場規模正在快速擴大,據國外最新權威預測,服務機器人的產值將由2010年的171億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517億美元。
新型能源重在產業化應用
新能源作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備受業界矚目,但是目前都存在產業化困局。《潔凈煤技術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中提到,“十一五”期間,我國共計投入約800億元進行先進煤轉化技術工業示范,但由于尚有較多關鍵技術需要科技支持,大規模工業化核心技術和裝備的國產化問題有待進一步解決。
規劃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重點突破煤炭提質與資源綜合利用、高效潔凈燃煤發電、煤基潔凈燃料、高效燃煤與工業節能等核心技術。
相同的情況也出現在更為清潔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領域。《風力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稱,雖然我國風電裝機規模迅速增長,但在如何利用規模化儲能降低風電的不確定性以及帶動風電產業化發展方面還有待提高。
此外,《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還提到,我國太陽能產業化發展主要受制于光伏電池的原材料價格高企,而我國太陽能電池關鍵配套材料產業的發展相對落后,很多材料都要依賴進口。此外,由于缺乏系統設計能力和集成技術,高溫聚光、吸熱和儲熱技術不成熟,我國目前還沒有商業化運營的太陽能熱發電站。
為此,規劃明確,在“十二五”期間將初步建立太陽能發電國家標準體系和技術產品檢測平臺,形成我國完整的太陽能技術研發、裝備制造等體系,加快整個產業上下游的整合研發、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