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2-03-22 10:17 來源:和利時
根據《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由北京和利時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牽頭主編的《高速公路精準交通氣象系統技術規范》現向行業發布,該規范于2022年3月16日起實施。
編制背景
近年來我國道路交通事故中有40%發生在惡劣天氣中,71%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和65%的直接經濟損失發生在惡劣的氣候環境中。準確、及時的道路氣象信息服務已經成為保證現代道路運輸體系正常運行,滿足社會公眾出行安全與行車舒適的重要條件。由于我國道路交通氣象專業服務起步較晚,缺乏精細化的從監測—預測—專業服務—管理的整體解決方案和系統平臺。
主要內容
本標準規范了高速公路交通氣象系統架構、業務與功能、建設和應用技術要求等內容。適用于高速公路交通氣象系統的建設和應用。
規范解讀
01規范了高速公路精準交通氣象系統建設系統架構
解讀:
規范了業務系統監測預測子系統、應急處置子系統、設備管理子系統和數據分析子系統,以及各子系統的功能要求。可提供高速公路路面狀態和氣象災害的實時監測感知和提示;針對高速公路行車安全,融合多源數據,形成面向服務的應用;面向管控的決策支持;實現高速公路氣象的全面監測和動態管理,提前布置處置策略。
02規范了高速公路精準交通氣象系統建設系統性能指標
解讀:
主要包含平臺總體性能、監測與預測預警信息更新時間、信息接入性能、平臺響應時間、數據存儲和備份、安全要求、平臺運行環境等。充分發揮現有氣象監測和災害識別設備作用;提供滿足車道級的高時空分辨率的數據產品,降低高速公路事故,節省高速運營成本,提高惡劣天氣應急處置效率。
03規范了高速公路精準交通氣象系統建設系統業務與功能
解讀:
主要闡述了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設備管理、數據分析4個主要業務系統的主要功能,準確及時地將采集端的信息與發布端協同聯動;減少因惡劣天氣造成的災害和道路封閉時間;將氣象信息轉化成交通所需的管控決策信息,并且未來道路氣象、路面參數預測預警、道路氣象災害隱患點預報、信息推送,為交通及高速運營管理部門提供更有針對性的防御及調控科學建議,做到建設從監測—預測—專業服務—管理的系統平臺。
04規范了高速公路精準交通氣象系統建設系統應用技術要求
解讀:
本標準的實施將增強高速公路智慧化設計和建設工作的規范性,促進智慧高速公路相關產業的良性發展,提高與高速公路智慧化有關工作的整體運轉能力和服務能力,助力高速公路智慧化建設。
準全天候通行系統,全方位守護惡劣天氣下的行車安全
2020年,和利時推出集精準交通氣象系統、行車安全智能誘導系統、凝冰監測預警及處置系統以及AI視頻氣象災害識別系統四大功能為一體的準全天候通行系統。該系統綜合運用雷達回波、衛星云圖、WRF模型等先進技術,實現對交通流、氣象環境的全面感知、精準研判、高效聯動、主動干預,為高速公路提供“公里級預報,分鐘級預警”氣象服務。
圖 / 精準交通氣象系統
極端天氣情況下,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可通過精準交通氣象系統對低能見度、大風、強降雨、降雪、結冰、路面高溫等多種惡劣的道路氣象實況和預報信息進行查看,同時了解高速公路上的氣象隱患點情況,便于高速管理部門提前采取應急措施,保證惡劣天氣下的安全行駛。
圖 / 精準交通氣象系統
大霧天氣時,行車安全智能誘導及防撞預警系統(霧區誘導系統)通過控制智能誘導裝置顯示不同的發光亮度、顏色、閃頻,實施針對性的安全引導和事故預防策略,幫助在途車輛判斷前方道路狀況(路寬、線性、邊界位置等)和前方車輛狀況(車速、車距、數量等),警示誘導車輛安全行駛,從而有效避免危險路段車輛追尾事故、二次事故、特別是霧區連環撞車等惡性事故的發生。
借助先進的交通氣象環境傳感器技術及預測方法,凝冰監測預警及處置系統可實現對路面溫度及路面結冰的精確短臨預警,依據監測、研判、預警結果,適時啟動系統泵站和融雪劑溶液噴灑終端機構,自動精準撒布適量的融雪劑,降低路面液體冰點,預防路面出現影響行車安全的冰雪濕滑路面狀況,降低相關交通事故的發生。
AI視頻路況災害識別系統,利用AI圖像識別技術識別團霧、積雪、凍雪、干燥等路面狀態,對惡劣天氣提前處置,從而降低事故發生概率,提升道路綜合管理和服務水平。
和利時準全天候通行系統可全面提升公路交通安全保障科技應用水平和全天候通行保障能力,進一步預防和減少公路交通事故,創造安全的行車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