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1-12-27 11:23 來源:中國移動物聯網
導讀:在推動智能交通發展過程中,RFID(射頻識別)、智能標簽、條形碼技術、無線傳感等,有助于提高運輸生產的智能化程度。
工信部日前發布了《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要求到2015年初步完成物聯網產業體系構建,形成較完善的物聯網產業鏈,在十個重點領域完成一批應用示范工程。其中智能交通位于十大領域前列,目前智能交通每年正在以超過1000億元的市場規模在增長,預計到2015年交通運輸管理方面將達400億元。
十大領域中智能交通的投資總額位居前列。智能交通已經成為世界交通領域的熱門話題。據悉,智能交通主要應用于交通運輸管理、車輛信息通信、車隊管理、商品貨物監測、互動式汽車導航、車輛追蹤與定位等方面。各種因素都對中國智能交通有正面影響。
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建設加速,將帶動城市智能交通系統迅速發展。隨內地經濟仍處增長期,城市化發展急速。城鎮化和汽車普及加劇各大城市的交通供需、交通安全等問題,智能交通將有效提高交通效率。各城市將加快“十二五”交通網絡發展,配合交通運輸部全力推動智能交通運輸系統。
無獨有偶,智能交通持續受到政策扶持,交通運輸部于11月15日發布的《道路運輸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里,要求全國基本建成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危險品運輸車輛等四大類車輛的衛星定位系統安裝率達到100%。今年上半年以來,智能交通已經呈現出明顯的投資加速趨勢,從事相關業務的企業將可從中獲利。
智能交通將帶動RFID高速發展
在推動智能交通發展過程中,RFID(射頻識別)、智能標簽、條形碼技術、無線傳感等,有助于提高運輸生產的智能化程度。其中,RFID被認為是實現智能交通、車-路信息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中交協信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史其信在此前召開的“2011中國無線世界暨物聯網大會”上透露,RFID在移動車輛的自動識別和管理上有廣闊的應用市場,汽車移動物聯網科技工程已被列為國家重大專項,并成為財政部與工信部在“物聯網專項”中的重點推進項目。
“2011年是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即射頻識別,又稱電子標簽)產業步入成長期的第一年,也是RFID產業高速發展的開始。”中國RFID產業聯盟的秘書長歐陽宇介紹,作為物聯網概念中應用最廣、商業模式最成熟的技術,RFID明年的市場規模將超過157億元,到2012年則將超過200億元。
RFID產業已形成相對成熟的商業模式。歐陽宇介紹,RFID技術共分低頻、高頻、超高頻和微波四個波段,目前低頻和高頻技術相對成熟,超高頻和微波則相對較弱。
據悉,現今高頻波段的產業鏈中有近3000家企業且大都盈利。超高頻和微波的芯片則主要依靠進口,但超高頻因為成本更低應用范圍更廣將成為RFID產業,因而,目前該波段也是國內RFID產業發展的重點。
慶幸的是,目前國內已有公司自主研發的超高頻電子標簽芯片取得技術突破,分析人士稱,目前國內雖然大多超高頻技術并不穩定,但是在一年內相關問題將得到解決,明年RFID產業將進入高速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