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1-11-30 14:22 來源:控制工程
“當今社會,給了控制工程師更多自我實現的機遇和挑戰,這當中自然也夾雜著角色的調整和融合。”
曾有機構針對制造企業的控制工程師做過如下調查:對目前的工作現狀您是否滿意?所從事工作是否能給您帶來成就感?這本是對一份職業所最基本的要求,但結果卻些許令人沮喪:相當比例的受訪者對現狀并不滿意,也沒有在工作過程中享受到應有的成就感與理想中的回報。什么原因呢?
依筆者看,片面點講,自動化的工作似乎天生就是份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活。工廠裝置正常平穩運轉的話,老板們覺得是理所當然的,未必有過高的評價,畢竟企業每年都投入不小,人工成本、設備采購費用、維護開支,還有培訓等日常開支,可都是銀子啊;但一旦出現故障事故,出現裝置意外停車,那老板就可要勃然大怒了。進一步的推理,這樣一份每天蹲在車間或者辦公室,被歸結為成本中心的工作性質,企業所能付予的物質回報也就可想而知了。
順理成章的是,如果對正面臨中學畢業的莘莘學子調查一個問題:畢業后您打算選擇怎樣的職業?想來自動化絕對是很少被提及的。君不見,每年那些高考理科狀元們選擇的也大多是金融、商科類專業。
這樣的現狀背后因素有很多,主觀、客觀的肯定都存在。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咱們控制工程師如何能超越傳統定位,在提升企業運營效率、經濟效益上發揮出更大作用,最大實現自身價值?
舉個例子,能源節省、原材料節省與企業效益息息相關,是企業核心競爭力體現的重要環節,控制工程師有沒有用武之地?答案是肯定的。
再例如,在消費電子領域,類似蘋果手機、IPAD等新一代產品對加工企業的制造工藝、加工精度等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現代自動化技術的導入對控制工程師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還有,傳統控制系統與制造信息系統的緊密集成,也給了控制工程師更多介入與影響企業商務運營的機會。
角色的轉變與升級,對于今日的控制工程師群體也是與時俱進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