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0-11-27 15:39 來源:中國電子報
工業互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對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先進制造業,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具有重要意義。為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搶抓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融合發展機遇,日前,南京市出臺《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主要目標
到2022年,建成全省領先、國內一流的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工業互聯網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相關產業規模和總體水平處于國內第一方陣,把南京打造成為全國工業互聯網在基礎支撐、融合應用、產業生態等方面的創新先導區和產業示范區。
基礎支撐完善。加快5G規模部署廣泛覆蓋,5G基站數全省第一。推動適用于工業復雜場景的高實時、高可靠、高精度、廣覆蓋企業內外網絡建設,內網建設改造覆蓋南京市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重點行業;建設4到5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行業節點,開展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試點示范。
融合應用豐富。圍繞智能電網、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材料等重點行業,建設30個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造30個省級以上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推動2000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升級,帶動1萬家企業、30萬臺生產設備“上云上平臺”。
產業生態成熟。突破一批工業互聯網關鍵共性技術和核心技術,加快信息通信、數據集成分析等領域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培育工業互聯網領軍企業100家,實現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規模突破600億元,帶動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工業互聯網運用企業等工業互聯網相關產業規模2500億元。
安全體系健全。建立完備可靠、自主可控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形成一批工業互聯網安全解決方案,培育5家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安全企業,提升安全態勢感知和綜合保障能力。
主要任務
在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首先,打造高質量外網基礎設施。與江蘇移動、江蘇電信、江蘇聯通、江蘇鐵塔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南京市5G、工業互聯網、數據中心等信息基礎設施的高質量發展。落實《南京市第五代移動通信產業發展推進方案(2020—2022年)》具體舉措,實現全市5G網絡高質量覆蓋。其次,升級工業互聯網企業內網。創新工業互聯網應用實踐,實施工業互聯網“入車間、連設備”專項工程,構建“內外協同、靈活高效、安全可靠”的工廠內網絡,實現生產設備的廣泛互聯和數據互通。支持企業應用不同網絡技術(TSN、工業PON等)部署企業內網,形成樣板工程。引導支持重點行業工業企業開展企業內網IPv6網絡化改造,打通IPv6接入最后1公里。最后,加快構建標識解析體系。按照國家、省統一部署,積極推進有關區域及行業標識解析節點建設和運營,加快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加快推進國家頂級節點災備中心、標識數據管理系統、標識解析遞歸節點、標識解析國際服務平臺等重大項目建設。
在加快產業創新發展方面,首先,加快發展關鍵核心產業。依托南京市集成電路、高端軟件、人工智能等主導產業優勢,加快信息通信、數據集成分析、智能制造等領域技術研發,打造智能傳感和控制、智能網關、工業安全等關鍵硬件產品;著力提升數據分析算法與工業知識、機理、經驗的集成創新水平,形成一批面向不同工業場景的工業控制軟件和工業智能軟件。鼓勵企業和科研院所圍繞工業互聯網關鍵核心技術開展聯合攻關,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產品,提升創新服務能力。其次,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核心能力。支持信息通信企業、工業制造企業在關鍵領域、重點行業和企業開展跨行業跨領域、行業級、企業級的平臺建設。加快推進面向華東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應用創新體驗中心、電力行業工業互聯網安全態勢感知平臺等國家支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支持5G工業互聯網安全實驗室等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實驗室建設。最后,支撐主導產業強鏈補鏈。聚焦南京市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智能電網、軌道交通、智能制造裝備等主導產業,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依托工業互聯網平臺,將產品設計、生產制造等業務流程和采購、銷售等管理體系向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延伸。
在加快拓展融合應用方面,首先,加快企業上云上平臺。深入開展企業上云行動,推動企業業務系統向云端遷移,開展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供應鏈協同等應用;整合資源,構建協同制造體系,開展個性化定制,推動制造業服務化轉型。推動大中型企業將信息基礎架構和應用系統向工業互聯網平臺上遷移,大力開展基于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的深度創新應用。其次,加快智能工廠和標桿工廠建設。鼓勵和引導企業智能化改造升級,引導企業實現從產品設計到銷售,從設備控制到企業資源管理所有環節的信息快速交換、傳遞、存儲、處理和無縫智能化集成,實現企業生產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智能電網、軌道交通、智能制造裝備等行業重點培育一批智能工廠。最后,加快行業應用和示范項目建設。結合優勢產業,加強工業互聯網在重點行業的創新應用,突出差異化發展,形成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
在加快完善生態體系方面,首先,建設示范基地。遴選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工業互聯網基礎較好的高新園區,開展“5G+工業互聯網”示范園區和基地建設,形成各有特色、相互帶動的空間發展格局。其次,構建應用生態。支持行業骨干企業、軟件企業、平臺服務商及科研院所加強合作,構建開放的工業互聯網技術產品創新平臺,廣泛匯聚第三方應用開發者,打造協同開發、合作創新、對等評估、推廣使用的合作模式。最后,強化服務支撐。支持重點園區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公共平臺,加快工業互聯網監測分析服務。支持優秀杰出人才、創新創業團隊以及優勢企業和科研機構建立專業化、開放化的工業互聯網領域新型研發機構。
在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方面,首先,落實安全主體責任。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企業及應用企業落實安全要求,加大安全投入,完善技術手段,提升安全防護能力。明確基礎性、行業級、區域級和企業級平臺數據分級分類管理要求及安全防護責任,建立工業互聯網數據規范化管理和使用機制,落實安全防護主體責任。其次,建立安全保障體系。圍繞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絡安全、平臺安全和數據安全等多個層次,建立完善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體系。完善工業互聯網安全評估機制,定期開展評估和抽查,通報安全風險。最后,提升安全技術防護能力。組織開展工業互聯網平臺安全、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工業大數據安全等核心技術協同攻關,研發推廣攻擊防護、態勢感知、安全審計等一批關鍵設備和安全產品。鼓勵工業企業與設備制造商、系統集成商和專業機構加強合作,有針對性地部署和改進安全防護措施,提升工業控制系統、智能裝備、工業軟件等安全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