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9-01-18 16:32 來源:中國電子報
PLM不僅能對企業“數字化知識資產”進行管理,還是企業“精益研發”的有力手段。PLM在離散制造業中的應用正不斷擴大、成熟。
1月12日-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召開“部分省市促進工業產品研發設計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工業產品研發設計信息化在兩化融合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談到工業產品研發設計信息化,就不得不提及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得益于過去十幾年對PDM(產品數據管理)、CAX(計算機輔助系列軟件)等信息化方案的積累與凝練,PLM成為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概念。業內專家均表示,PLM與ERP已成為制造業信息化發展的兩個主要方向。甲骨文收購Agile,并于今年推出OracleAgilePLM新增功能。SAP也在向PLM市場逐漸滲透。這些都使得PLM成為熱點話題和未來軟件廠商競爭的焦點之一。
精益研發的有力手段
“精益”一詞我們并不陌生,“精益制造”、“精益生產”的理念已得到眾多企業的認可。今天,社會和產業的發展將我們的目光指引到了精益研發。
“產品研發設計給企業帶來的價值與革命性的推動力不是制造生產能比擬的。”參數技術公司(PTC)技術經理劉熹微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的確,進入21世紀,隨著市場環境更加復雜以及科技的急速發展,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消費者對產品形態的需求不斷變化,這些都迫使企業必須分秒必爭地推陳出新,在研發設計環節就把握好方向,縮短產品上市交付時間,搶占市場先機。企業面臨的挑戰也不再單單是“能不能及時推出產品”,同時還要能“開發更合適的產品”,于是“精益研發”的概念浮出水面。
當蘋果公司的iPhone、LG公司的“巧克力手機”等產品被及時精準地推出并風靡市場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這種“精益研發”為企業創造的巨大利潤。控制質量和降低成本已不再是企業必勝的因素,如何充分利用企業的各種資源,特別是知識資源,通過創新來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已成為企業經營者面對的最重大課題。PLM的責任就是對企業“數字化知識資產”進行管理,并成為企業“精益研發”的有力手段。
“PLM是繼CAD/CAM之后發展起來的新一代產品創新和協同管理解決方案,不僅可以幫助企業產生關于產品的各種信息,同時也可以管理、共享和重用這些產品數據。”CAXA市場部總經理楊維明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他表示,PLM本質上是以制造企業的產品數據為核心,解決用戶需求、訂單信息、產品開發、工藝設計、生產制造、維護維修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不同類型數據的綜合管理、過程管理,以及跨部門、跨區域和供應鏈協同工作的問題;以信息化為手段改變企業傳統的設計、制造和經營管理模式,為企業提供產品創新全過程的信息集成和業務協同的統一平臺,從而保證企業產品數據的安全性以及知識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增強企業響應市場需求的快速反應能力,縮短產品研制周期,在降低研制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
立足離散制造業逐步擴散應用
眾所周知,PLM在離散制造業(如航空航天、汽車、船舶)中的應用不斷擴大并成熟,這是因為離散制造業企業以產品研發為主,而流程制造業更多的是以技術研發為主。不過,業內人士均表示,PLM正在向流程型制造業和其他行業滲透。“最初的PLM軟件,例如,CAD/CAE/CAM,以及PDM等都是先應用于離散制造業中。不過,目前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行業正在將PLM用于業務過程管理,除了流程制造業外,還有建筑、服裝、零售等行業。PLM已經從CAD+PDM的應用模式,轉變為能支持更多的業務領域:創意和需求管理、研發知識管理、品牌管理、價值鏈協同、過程監控和優化,以及維護維修和大修等。這是一個明顯的趨勢。”Siemens(西門子)PLM Software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壽宇澄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甲骨文公司亞太區專業銷售運營副總裁WillBosma也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流程制造業可以用到PLM的某一些模塊。“在流程制造業中,PLM更多應用在設備類的研發設計上。”劉熹微指出。
楊維明則表示,PLM系統的功能和特點決定了其重點依然集中在離散制造業。實際上,目前在中國,許多企業多年來在制造業信息化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投入了可觀的人力物力,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把信息化作為推動自身發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在信息化的應用范圍上,其特點還是局部化的,而且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不同的行業對PLM的需求不同,不同的制造模式、不同的產品對PLM的需求也有較大的差異;同時,在PLM建設中有的企業應用了CAD/CAM系統,有的上了CAPP,有的引入了MPM,有的則實施了ERP系統,有的甚至上了幾種系統。(記者 徐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