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產業振興規劃 推動產業調整升級
——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徐匡迪
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9-01-16 16:26 來源:中國電子報
工業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產業,扭轉經濟增長下滑趨勢、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點在于工業。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國際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以及我國工業自身存在的結構不合理、發展方式粗放、產能過剩等問題的影響,我國工業增速下行壓力加大,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面臨困境。
為此,提出五點建議:
第一,發揮行業協會的指導協調作用。加強對工業及各主要行業經濟運行的監測、預警和信息指導,及時研究分析工業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反映企業運作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配合相關政府部門推動工業可持續發展相關政策措施的出臺。
第二,推進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配合國家發改委以及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鋼鐵、有色金屬、石化、汽車、造船、裝備制造、輕工、紡織和電子信息9個重點產業振興的政策措施。當前是推進企業優勝劣汰、兼并重組的有利時機,要大力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和重點企業的技術改造。鼓勵鋼鐵、有色金屬、建材、機械、電子等行業內龍頭企業、優勢企業兼并重組,力爭在2年-3年內形成一批能帶動行業發展的新增長點,壯大一批擁有國際知名品牌的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行業協會要配合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扶持有市場、有效益的中小企業發展,切實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
第三,加快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引導企業加大技改力度和創新力度,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大力推進振興裝備制造業,繼續推進節能降耗增效和品牌建設等工作,加速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項目和生產能力過剩項目。
第四,努力保持對外貿易穩定增長。在當前國際經濟環境嚴峻、國際市場緊縮、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情況下,更要擴大對外開放,努力保持出口穩定增長。要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在鞏固美、日、歐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加快開拓前景廣闊的新興市場。促進加工貿易產業的轉型升級,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延伸產業鏈條。積極穩妥地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我國急需的稀缺資源和關鍵技術領域對外合作力度,培育我國跨國公司和國際知名品牌,提高對外投資質量和效益。
第五,提高企業自身素質和社會責任意識。企業要正視風險,加強內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質,切實履行社會責任,通過自身力量來促進社會就業及再就業工作,遇到困難的企業可以通過在崗培訓、輪班工作、協商減薪等辦法,盡量不裁員或少裁員。
面對工業行業的嚴峻局面,中國工經聯、各行業協會和各主席團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堅定信心,把思想認識統一到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要求上。化壓力為動力,變挑戰為機遇,積極推動工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轉變工業經濟發展方式,確保我國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本文根據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徐匡迪在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第十九次會議上的講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