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9-01-08 14:50 來源:慧聰機床網
最近,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了力保工業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其中第三項就是“大力振興裝備制造業……加快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這說明在任何情況下,裝備制造業始終是國家高度重視的產業。航空航天“大飛機”、鐵道交通“動車組”、清潔能源水電、核電、風電、重型機械、汽車工業等都直接和間接(通過CNC/MT)對高檔滾動功能部件提出更高更多的需求。而對當前機床工具行業來說,無論是高檔數控機床或高檔功能部件都出現了供需矛盾的瓶頸。如果長期依賴進口就是自殘行為,只能依靠自身力量來突破這個瓶頸。
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我國機床產業正出現兩極分化。一方面,量大面廣的普通車床、銑床、鉆床、鋸床和經濟型數控機床呈現大批庫存積壓,低端產品銷量明顯下滑。另一方面,大型、重型、精密、高速、多軸聯動、復合化、專業化的高端數控機床其國內市場需求依舊保持上升態勢,還在大量進口。這個兩極分化的現象也投影到對機床產業依存度很大的滾動功能部件產業中來。筆者認為,明智的決策者應果斷地把危機的沖擊力迅速轉化為向滾動功能部件的“大、精、高”沖刺和實現市場多元化的推動力。
筆者認為,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和西方發達工業國家相比,我國滾動功能部件產品在工業各領域推廣應用的普及率并不高。幾乎在裝備制造業的每一個領域都有一片“未開墾的處女地”,存在市場多元化的廣闊空間。調整產品結構,實現市場多元化,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首先瞄準國家重點投資的領域去開拓市場,切忌盲目進入不利于“生態文明、節能環保”的項目和工程。此外,還要迅速增加長期對單一市場依賴度下降所帶來的對新市場的適應能力,因為在多元化市場中既有量大面廣檔次不高的產品,也有技術含量很高的“硬骨頭”,而每開辟一個新領域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要主動進入每一個產業,做深入細致地調研,吃透不同裝備對滾動功能部件產品的個性化需求,了解它的運動和受力狀態、工況環境條件等,然后提出整體解決方案,對難度大的項目可聯合設計、共同試驗、共同攻關。
近年來,在行業中已出現開拓新市場的成功范例:漢江機床有限公司最近拿到一份首批600萬套以上的用于高速鐵路的大訂單,為了這個項目該公司幾年前就向用戶提供了30多批次的實驗樣品,經過120萬次無故障運行,其使用壽命超過國外同類產品,至此“漢江絲杠”一舉成為高鐵項目替代進口的首選。這是該公司繼研發成功數控10m超長絲杠磨床和數控長行程旋風銑床并向市場推出超長大型滾珠絲杠之后,向“大、精、高”方向和市場多元化方向又邁出了一大步。
此外,南京工藝裝備公司兩年前在國內率先開發出GZB系列重載高剛度滾柱直線導軌副,當年就拿到800多萬元訂單,為高檔滾動功能部件的國產化做出了貢獻。而山東博特精工公司開發的行星式滾珠絲杠副已開始邁入可靠性要求很高的軍工裝備領域。
回顧我國滾動功能部件產業的發展歷程,一直是機床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和廣大機床制造企業推動著這個產業的發展,專業生產滾動功能部件的技術改造和技術攻關經費,幾乎都是來自數控機床這塊大蛋糕。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給滾動功能部件行業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換個角度看,這也加速了行業產業結構的步伐。筆者認為,行業在向高端產品沖刺時,企業除了自身要夯實基礎、苦練內功外,還需要國家的扶持,對于戰略性產業我們要向西方國家那樣,采取市場經濟與政府扶持相結合的政策,只有扶持到位才能立竿見影。
而對用戶來說,國產高檔滾動功能部件的新產品尚存在“信任度”和“認知度”的問題,宜采取“產、學、研、用”的方式促進高檔產品的開發與推廣應用。通過“研發—性能試驗—試用—改進提高—完善定型”這樣的過程逐步實現國產化。事實證明,只要抓住機遇,苦練內功,在向“大、精、高”挺進的同時,迅速實現市場多元化,就一定能在逆境中找到發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