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8-08-08 17:37 來源:前瞻網
根據美國專業服務和投資管理公司仲量聯行(JLL)的最新報告,過去20年來,越南從農業經濟迅速發展成為東南亞的工業生產中心。
菲律賓媒體Inquirer引用了仲量聯行地區負責人Stephen Wyatt的話說,越南正在成為東南亞的工業強國。預計工業市場將進入一個新階段,并在未來向價值鏈上游移動。
Inquirer還引用了仲量聯行的報告,在1986年,越南為工業園區劃撥了335公頃土地,現在這個數字為80,000公頃。
該報告還強調,工業用地的強勁增長來自于越南已經確認其作為出口導向經濟體,經濟工業園區的發展,眾多自由貿易協定,強勁的經濟增長和年輕的地位,強大而低成本的勞動力。
同樣根據The Inquirer,在更多中國企業在國外尋求新的生產區域的背景下,由于地理位置接近,越南已成為理想的選擇。
許多專家評估說,由于中等收入人口的快速增長和電子商務的強勁增長,物流將成為未來五到十年越南經濟的主要產業之一。
The Inquirer還寫道,越南正集中精力發展基礎設施,投資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8%,是該地區國家投資比例最高的國家。
該報還表示,對基礎設施,特別是高速公路和深海港口的持續強勁投資,是越南進入下一個工業/物流階段并比其鄰國更具競爭力的重要條件之一。
越南制造正成為一個新的全球流行詞。事實上,越南正迅速將自己定位為一個重要的制造業中心。世界上十分之一的智能手機在越南制作,你身上穿的衣服很有可以就是越南制造的。
2017年,僅三星產品就占該國2270億美元出口額的四分之一,其中鋼鐵和家具也具有強大的特色。
但越南人也以驚人的方式增加價值,這在峴港尤為明顯。作為越南第三大城市,人口剛剛超過100萬,峴港準備接受更多以企業和技術為中心的舉措,如Hoi's,推動在國內發展技術和創新領域。
該國最大的信息技術公司FPT Corporation計劃到2020年將沿海大都市轉變為“智慧城市”,投資658,000美元用于試點項目,如交通信號的實時管理和醫院的電子病人記錄系統。
創新甚至滲透到城市管理中。作為推動到2025年成為“綠色城市”的一部分,峴港已經通過引入混合動力汽車和太陽能熱水器消除了12,000噸的碳排放。
雖然亞太地區的許多經濟體正在放緩 - 特別是在美中貿易戰中 – 但越南的國內生產總值在2018年第一季度增長了7.38%。
盡管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全球貿易構成敵意,但今年早些時候,超過60家美國公司,從微軟到IBM,聚集在峴港,在由7個省份組成的中央經濟特區尋找機會。
然而,只有9%的勞動力擁有大學水平的資格,越南可能面臨將工業能力擴展到制造業以外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