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謀劃建立生物質能源原料基地
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7-08-13 09:21 來源:海南日報
在原油日趨減少和環保壓力前提下,一種最早生長在中美洲的有毒植物——麻風樹逐漸在全球成為炙手可熱的“生物能源樹”。
堅持“生態立省”的海南,從官方到民間,也都不約而同將目光瞄準麻風樹。記者從省發改廳獲悉,省政府本月初召集有關專家,就在海南發展生物質能源原料基地展開論證,研究建立生物質能源原料基地的可行性。
企業嗅覺靈敏先行一步
省發改廳農村經濟處負責人說,能否在海南建生物質能源原料基地,現在正在作前期的調研,一切都必須等調研結束后才能決定。
調研時間從今年8月開始,歷時約2個月。“省發改、林業、國土等部門及各市縣將聯合對我省土地供給、生態影響、比較經濟效益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估,調研報告供省政府參考和決策”,省林業局營林科技處調研員黃國興透露。
但海南一些嗅覺靈敏的公司已先行一步。在臨高縣博厚鎮,中海新能源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已在此種植1200多畝約24萬多株麻風樹,該公司還育有100畝約500萬株麻風樹幼苗,這是目前海南種植規模最大的麻風樹基地。該公司總經理宋和義說,年內將在東方、樂東、瓊中等地種植2萬畝。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也將于年內在東方興建一座年產6萬噸生物柴油的裝置,并在海南種植數十萬畝麻風樹,待海南原料基地形成規模后再轉為利用。
每公斤麻風果可榨取0.3公斤柴油
盡管吃掉3個未加工的麻風樹果實可能會使人喪命,但麻風樹是世界上公認的生物能源樹,具有很高的經濟利用價值。
今年4月,中國可再生能源戰略研究專家組成員、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陳放曾跟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專家來海南考察麻風樹種植情況。
陳放說,麻風樹在海南呈散狀廣泛分布,成片的麻風樹較為少見。最新科研數據顯示,和其它地方比較,海南有發展麻風樹種植的較好條件。
據了解,每公斤麻風果可榨取約0.3公斤柴油,10畝麻風樹約產3噸種子,3噸種子能提煉出1噸生物柴油。麻風樹開發利用周期長達30年左右,還具有水土保持和綠化等功能。
專家介紹,不適宜種植糧食的荒山、荒坡均可用于種植高產能源木本油料作物,這些作物有助于增加陸地植被覆蓋,減少水土流失。
產業化和商業化程度較低
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有兩類:其一是含油脂農作物,包括亞麻、大豆、橡膠籽、蓖麻、棉籽、油菜、麻風樹、小油桐等;其二是餐廚廢油,包括地溝油、植物油泥等。
種麻風樹提煉生物柴油正逐步興起,但也有專家提醒:應謹慎對待生物燃料,不能因種植生物燃料作物而威脅糧食生產或濫伐森林。
聯合國近日發表一份報告指出,方興未艾的生物能源產業給人們帶來機會和利益的同時,也可能給經濟、環境和社會帶來負面影響,這種可能性值得關注和研究,“種植單一作物可能影響生物多樣性,導致土壤中的養分流失?!?nbsp;
專家指出,目前國內發展生物質能源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大多數技術尚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產業化和商業化程度較低,缺乏自我持續發展能力,而生物質能源的規劃不完整、產品缺乏標準和投入嚴重不足已成為制約生物質能源發展的主要瓶頸。
中海油總公司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國內成功利用麻風樹煉油的例子很少,工業化生產的經驗也比較缺乏。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綠色能源減貧項目辦負責人許云松說,目前中國尚未形成規模的麻風樹種植基地,每年全中國生物柴油產量僅四五萬噸。
該署中國項目課題專家何旭剛向記者透露,目前我國生物柴油生產規模小,成本也高于普通柴油。生產1噸生物柴油所需成本5000元左右,其中原料成本約4500元,加工成本500-800元。專家測算,只要原油價格高于50美元/桶,生物柴油就對普通柴油有成本優勢。
許云松說,包括財政部在內的國家五部委正研究彈性補貼機制,扶持生物柴油產業的發展。
海南有望率先進入“后石油時代”
盡管存在爭議和困難,但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十分重視和看好海南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前景。
國家能源領導小組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石元春院士今年訪瓊時稱,海南具有發展生物質能源的獨特資源、地緣和物流優勢,如充分發揮優勢,海南有望成為率先進入“后石油時代”的省份。
海南屬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全省土地總面積353.54萬公頃。海南究竟還有多少土地適宜種麻風樹?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確切數字仍是未知數,必須等待調研結束后方能揭曉。
但有一點,海南建設生物質能源原料基地的優勢不言而喻。陳放說:“在海南種麻風樹,其麻風果產量在國內位居前列,種子含油量也高,一般為40%-50%,種仁含油量可達60%以上,海南獨特的自然條件十分適宜種植麻風樹。”
但他認為,由于麻風樹油的整體產業鏈尚未形成,單戶單畝種植麻風樹的經濟價值不高,最好是大規模經營。
專家說,和種植甘蔗、木薯等作物相比,種麻風樹的經濟效益如何目前不得而知,沒有比較經濟效益,大家也不要輕易嘗試大規模種植,生物質能源發展前景良好,但仍需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