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面臨“灰領”斷層
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7-08-10 09:54 來源:中國工業報
在日前一個與制造業人才發展相關的座談會上,業內專家紛紛表示,目前中高級技術工人極度匱乏的現狀已成為中國向世界制造業強國邁進的強大障礙。
“中國制造業正逐步走向世界舞臺,但近幾年制造業中屬灰領型的中高級技工崗位卻嚴重缺乏。”上海應用技術學院副院長鄭惠強說。他表示,2010年僅上海世博會就將催生100萬個就業崗位,其中80%屬灰領職業;另一方面,世界上現有的灰領崗位工種已多達300多種。由于灰領掌握的技術大多屬于企業的稀缺資源,一些大型外企的高級技師年薪甚至超過公司經理。
四川省瀘州市一位專家表示,如今瀘州市三所職業技術學校的畢業生供不應求,有些專業的學生甚至在畢業前就被預訂一空,而且多是去了“長三角”、“珠三角”等制造業發達地區。
遼寧工學院教授劉志林感嘆道:“現在聘請高級技術工人比聘請碩士和博士生還難!”劉志林指出,雖然大量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但初高中畢業生卻仍然只走大專院校的“獨木橋”,造成職業技術學校生源不足,師資力量、教學設備大量閑置。據介紹,遼寧省60所中專2002年僅招生1.7萬人,校均不足300人。
“當我們看到普通高校大量擴招,學士、碩士、博士日漸增多的同時,不得不為職業技術人才的嚴重匱乏擔憂。”鄭惠強指出,作為人才培養重要來源的高校,長期偏重于培養學術型人才,造成白領、管理者居多的倒金字塔型。“實際上人力資源市場并不需要那么多只會動腦子的人,也沒有這么多管理者的位子。”
“社會崗位培訓是培養灰領人才的重要途徑。”鄭惠強建議,首先,政府采用出資購買培訓服務的方式,鼓勵在職職工和失業人員參加相應的職業培訓;第二,形成一系列新的職業培訓和職業鑒定標準體系,改進人才評價方式和引進國外一流認證機構;第三,完善高技能人才選拔機制,大力推廣一些企業在關鍵崗位、工序設立首席職位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