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煤價格步步攀升 發電企業壓力加大
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7-08-03 17:13 來源:中國電力網
煤炭行業協會和中電聯的初步測算結果表明,電煤價格漲幅已經達到和超過了實施煤電聯動的要求。專家認為,第三次煤電聯動應分區域相機啟動,以緩解發電企業的經營壓力。
近日,"五大電力集團集體上書國家發展改革委請求煤電聯動事件"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但本網記者在隨后的采訪中獲知,這條消息是某媒體記者自問自答而成,純屬杜撰。本網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雖然五大電力集團集體上書之事完全是無中生有,但受電煤價格高漲的壓力,發電企業普遍具有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啟動煤電聯動的意愿。
山西領漲電煤價格上漲13%
據中電聯統計,上半年電煤合同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9%;據煤炭行業協會統計,上半年全國煤價總體上漲4.67%,電煤價格上漲13%。記者注意到,隨著這兩個分別代表電力、煤炭兩大行業不同利益主體但同時一直是政府部門決策參考依據的權威數據的發布,電煤價格大幅上漲成為今年夏天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何時啟動,以什么方式啟動第三次煤電聯動亦成為業內人士爭論的焦點。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從北邊的我國第一產煤大省山西,到西南第一煤炭大省貴州,從東部耗煤大省山東,到東南沿海電力缺口較大的廣東,電煤價格漲聲一片,發電企業苦不堪言。
據山東省經貿委官員介紹,今年以來,山東市場煤炭價格同比每噸上漲66元,運輸費用增加1倍以上。
受煤炭、運費價格上漲影響,當地發電企業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營困難。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山東省電力行業虧損面達到31.26%,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加23.03%。
山西是我國第一煤炭大省,其煤炭價格一直是煤炭市場的風向標。據山西省電力行業協會介紹,山西省內主要發電企業今年1~4月電煤價格漲幅同比在8.29%至20.9%之間。2006年同期平均煤價為每噸305.11元,今年則為344.85元,漲幅達13.02%。而這一數據到7月份,已較去年同期上漲了17%,是全國平均增幅的2倍。
在此之前該協會向山西省物價局提交了建議立即啟動煤電價格聯動的報告。
貴州省政府從今年7月1日起放開電煤價格,電煤從年初的每噸220元快速攀升到260~300元,每噸煤上漲了40~60元。據貴陽電監辦今年4月份調查,貴州電網統調機組中,多數電廠都未能按照要求保證存儲煤量,有的電廠電煤儲煤量甚至為零。
貴陽電監辦處長沈軍告訴記者,當時的情況非常危急,有的企業甚至鏟"地皮煤"應急。不到3天的電煤儲煤量,不管是對電網安全,還是發電企業生產安全,都有很大風險。
今年1~5月,廣東計劃外標煤價格每噸690元,比去年同期多60元。今年前7個月,廣東電煤到岸價格均價每噸670元,相較于去年同期,電煤價格上漲幅度超過10%。
華能廣東分公司一位管理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電煤價格上漲對發電企業影響很大。初步測算,每千瓦時電量成本平均漲幅在0.03~0.04元。這個數字遠超2006年煤電聯動帶來的電價上漲幅度。
"部分地區電煤質量下降、供應緊張,電煤價格仍居高不下,煤電價格聯動政策至今尚未出臺。"一家大型電力企業的總經理在該企業年中工作會議上談到下半年面臨的困難時,語調由慷慨激昂變得無奈起來。
記者注意到,五大發電集團的老總在今年的年中工作會議和經濟形勢分析會上,都不約而同地把電煤價格上漲列為制約電力企業發展的重大利空因素。
三季度電煤價格可能進一步普漲
我國2005年起開始實施的煤電聯動政策規定,以6個月為一個周期,如半年內平均煤價比前一周期變化幅度達到或超過5%,則相應電價也應作調整。最近,煤炭行業協會和中電聯測算結果表明,今年電煤漲幅已經達到了煤電聯動的要求。
有關專家預測,隨著山西省征收"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和進入迎峰度夏期間,從三季度開始,國內市場煤價將出現一定普漲,特別是優質動力煤價將全面上漲。同時,水資源收費、脫硫價格補償不足、脫硫熱價無補償、排污費上漲、空冷機組無補償等因素將對發電企業經營造成很大的影響。
中電聯一位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發電企業繼續面臨著電煤價格上漲引起生產成本上升、利用小時數大幅下降引起發電量減少的雙重擠壓,企業經營和發展的困難進一步加大,這對發電企業、電力行業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都十分不利。
鑒于電煤價格漲幅超過煤電聯動啟動條件,不久前,中電聯向國家發展改革委提出建議:根據電煤價格測算匯總結果,對電煤價格漲幅大的重點地區(省份)盡快實施第三次煤電聯動。
7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司長曹長慶在2007年上半年經濟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何時啟動煤電價格聯動,以何種形式啟動,還要再觀察一段時間。這是目前為止,國家宏觀經濟主管部門對于煤電聯動問題的唯一一次正式回應。記者隨后多次聯系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主管官員,對方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訪。
專家建議相機實施部分煤電聯動
第三次煤電聯動遲遲不動。業內人士分析有兩個原因:一是有人認為電力企業利潤增長較快,不漲電價也能消化煤價的普漲;二是今年以來CPI物價指數過高,如果電價再上漲,有可能推動通貨膨脹。
對此,廈門大學能源研究所主任林伯強分析指出,"目前煤電聯動還是要比不聯動好"。他表示,煤電聯動作為電與煤的銜接機制,具有政策的延續性和嚴肅性。對于煤電聯動可能助推通貨膨脹,林伯強表示,還無法確定這種影響有多大,這不應該成為影響煤電聯動實施的主要因素。
"受電煤價格繼續上漲的影響,發電企業很可能很快將陷于虧損境地。"林伯強警告說,目前發電企業利潤總額繼續增長,這給人很多誤解,也或許成為社會指責電價上漲的因素。但其實,發電企業利潤總額的增長主要在于電力企業近年來的快速擴張,如果以資產回報率來計算,發電企業的利潤其實已經很低。
電力專家朱成章認為,各界對電力以及對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態度截然不同。近年來,石油、天然氣價格都大幅增長,但電力想漲價卻阻力重重,認為會影響貧困老百姓的生活。
"事實上,在煤炭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很多電廠已經無法贏利,運營困難,因此應該順應市場規律,提高電價水平。"朱成章說,電價偏低會造成能源價格比價的失調,價格杠桿會讓更多的人使用電能,替代油氣柴等能源。這樣一方面會使用電量大幅增長,同時這種不合理的能源利用結構會造成能耗的增加,與當前節能減排的政策背道而馳。
"現在講煤電聯動,時機不佳。"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吳鐘瑚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果實施煤電聯動,電力能源作為牽涉面非常廣闊的生產資料,必然推動CPI指數的進一步走高,加劇通貨膨脹。這恰好與當前的宏觀調控相悖,是政府部門最不愿意看到的。
證券市場跟蹤研究電力行業的資深業內人士認為,即使今年年內可以實施聯動,也有半年左右的滯后期,這段時期對發電企業的影響是無法消除的。中信證券分析師楊治山認為,在重點地區電力漲價的可能性比較大一些,主要是山西、云南、貴州、廣西等地,其中山西省的煤電矛盾最為突出。
如此看來,從平抑通貨膨脹,穩定物價的大局考慮,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對煤電聯動的顧慮不無道理。目前,全面啟動全國性的煤電聯動時機確實不太好,但眾多專家和業內人士的建設性意見比較現實可行,即先行選擇部分電煤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的地區實行區域煤電價格聯動,同時繼續觀察其他地區的電煤價格走勢,再因時、因地制宜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