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23-02-13 15:09 來源:澎湃新聞
春節剛過,廣東的一場2.5萬人的大會,立馬成為了媒體的焦點。在這場大會上,廣東所有21個地市的“一把手”全部亮相表態,基本上都把2023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定在了6%以上,并且紛紛立下了“軍令狀”。而大會的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高質量發展”。
這個名為“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引用了來自二十大報告的一句話:“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從1989年開始至今,廣東就是中國經濟的第一大省,而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的每一步里,廣東都擔負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說,中國這么多年高速發展,是以“雁群模式”不斷前行的話,那么廣東就是這個雁群的頭雁;如果說,以制造業為主的廣東產業集群也是以“雁群模式”騰飛的,那么深圳制造就是這個雁群的頭雁。
雁起青天,雁群能飛得多高,飛得多遠,頭雁很重要。
高質量發展之路,從這里起步
高質量發展是面對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潮流,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中低速發展新常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之際,黨中央對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階段的判斷,也是對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新目標和新要求。
高質量發展就是從簡單追求數量和增速的發展,轉向以質量和效益為首要目標的發展。其基本要求是生產要素投入少、資源配置效率高、資源環境成本低、經濟社會效益好。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的綜合發展,包括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動力高質量,經濟結構、供給體系高質量,社會保障支持體系高質量,綜合效益高質量等方面。它既包括社會發展鏈條上的經濟發展這一起點,也包括政治、文化、社會制度等方面的成熟與否,還體現著社會發展的根本理念和最終目標。
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升級和發展就顯得尤為關鍵。“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任何國家經濟發展不能建在縹緲的空中,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能讓經濟脫實向虛,而是要把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要以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的發展為支撐,加快構建市場競爭力強、可持續的現代產業體系。
中國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得到快速發展,完善的制造業配套體系和強大的制造能力功不可沒。但是,要謀求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像以往那樣繼續依靠低附加值的低端制造業已遠遠不夠,制造業“向上走”,提升智能化、數字化水平,掌握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化,才能贏得高附加值市場,為中國謀求更長遠可持續的發展空間。
而這一切,其實早已在這片土地上發生。可以這么說,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正是從廣東、從深圳開始悄悄開始的。特別是深圳,這個改革開放的標志性城市,從成長之初起,就以制造業強市,創造了從小漁村到國際性大都市,從“山寨機”產地到科技創新之城的奇跡,如今的深圳,工業規模占全市GDP比重超過30%,深圳工業形成了以電子信息產業為核心,機械裝備、傳統優勢產業、電力和石油開采業為輔的五大行業板塊。2020年,電子信息產業占全市工業比重將近六成,約占全國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的五分之一。
圖片數據來源:崢嶸十年|深圳:不斷升級的制造業強市再進化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079456
高質量發展的奇跡中,有這么一只“頭雁”
深圳的“奇跡”,背后源于這里強大的制造業集群——在諸多的制造業集群中,更有著許多“頭雁”型企業,帶領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呈雁群式發展,推動整體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發展。
聯想集團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就是其中一只領飛的頭雁。
這個智能制造基地位于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市光明區科學城,項目總投資額超過 20 億,總用地面積 5.9 萬㎡,總建筑面積約 28 萬㎡。深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是聯想集團生產復雜性最高的智能制造工廠:產品不僅涵蓋筆記本、臺式機、個人工作站、服務器、高性能超級計算機集群、顯示器、選件、FRU等聯想傳統業務,而且承載孵化各類智能產品,如智能模塊、智能終端、智能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新興業務,覆蓋全球 180 多個國家和地區,為微軟、IBM、法國郵政、亞馬遜、豐田、谷歌、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上百家超大型企業客戶提供定制產品。
這里堪稱聯想集團全球的“母本工廠”——這里的整體設計踐行“燈塔工廠”理念,以客戶為中心,打造集智能制造、創新孵化、產業賦能為一體的業界領先、面向未來的產業生態平臺。
這里也是自動化和數字化深度融合的智能制造新標桿。作為領先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的實踐基地,聯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在建設初期就引入了物聯網 5G、大數據、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區塊鏈等先進的智能技術,以互聯互通、柔性制造、虛實結合、閉環質量、智能決策等關鍵特點為基礎,通過智能物流、智能排產、智能生產、智能質檢、智能規劃的應用,與人、機、料、法、環等多個場景有機結合,高標準打造數字化產線。新技術的成功應用,根本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例如智能視覺檢測技術在 LCD 檢測的應用,從依賴人工檢測到人工智能自動判定,自主學習新缺陷,與傳統檢測相比,成本節省了 50%,效率提高了 30%,精準度提高了 30%,而且還能 7x24 小時連續不間斷檢測。此外,這里的智能化 PC 整機生產線,自動率達到 58%,單線年產能 120 萬臺,具備滿足小批量、多批次的復雜機型的生產特點,大量運用機器視覺、傳感器等技術,結合聯想集團自主開發的 12 個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通過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大數據分析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實現了人、機、料、法、環等多個場景的全面數字化管理。
“頭雁”破風,帶領雁群一飛沖天
群雁齊飛時,頭雁之所以能帶著雁群破風前進,一方面在于頭雁身強體壯,每一次扇動翅膀,都能掀起強烈的氣流;另一方面還在于頭雁高超的飛行技巧,在身后帶起上升的渦流。
中國是聯想集團制造的大本營,聯想集團 90%以上的產品產自中國制造基地。聯想集團用了 6 年的時間,重新規劃了在中國的制造布局,形成了東南西北中的最優化網絡布局。與此同時,聯想在全球擁有 35 個制造基地,其中11 家為聯想集團自有的生產制造基地,這帶來了相當大的彈性和靈活性。
此前,聯想集團已在國內構建起了以合肥、武漢、深圳三地為基礎的智能制造“鐵三角”。南方智能制造基地作為聯想集團在深圳布局的升級,與近期全面投產的聯想集團(天津)智慧創新服務產業園,以及原有的武漢、合肥、重慶等制造基地,聯想集團在全國區域內完成了“東(合肥)西(重慶)南(深圳)北(天津)中(武漢)”的矩陣布局,其目的之一是可以有效避免供應商和供應區域市場過于集中的風險,減少對單一供應源的依賴性,以增強風險抵御能力,也確保了關鍵原料和零部件的穩定和靈活供應。
在深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落成后,一方面將發揮產業鏈龍頭企業影響力,助力上下游企業數字化轉型,并通過長期戰略合作的方式鼓勵供應商伙伴在周邊設廠、擴大投資,將帶動上下游企業帶來數十萬就業崗位。另一方面輸出聯想集團技術、資源和經驗,為大灣區中小企業提供生產場地及全鏈條支持,激發創新活力和動力。
例如,匯頂科技是一家基于芯片設計和軟件開發的整體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面向智能終端、物聯網及汽車電子領域提供領先的半導體軟硬件解決方案。2022 年 1 月 20 日,聯想集團的指紋模組下階芯片廠商突然報告供應不足,實際影響為至財年底(3 月 30 日)訂單缺口。當天,聯想集團成立了指紋保供突擊隊,攜手匯頂攻克難關,這對聯想集團和匯頂的執行力和供應鏈能力都提出了挑戰。最終雙方團隊攜手,僅僅 45 天就完成所有驗證和相關流程,開始出貨替代模組,聯想集團在財年底達成出貨目標。
此外,依托于南方基地的方案實踐經驗,聯想可以對外輸出或提供工程能力評估分析服務,針對中小企業的典型問題針對性的提出改善方案意見;針對中小型企業流程技術不規范,數字化、自動化無從下手等問題,聯想集團產品工程部可以提供新品到量產閉環控制流程、方法、方案、技術圖譜、數據治理分析等全場景解決方案;基于最佳技術實踐方案,可以對中小型客戶進行精準幫扶服務,如自動化測試方案落地、通用型內外觀視覺檢測方案、數字化方案轉型,ESOP(可視化動態化作業指導)等存在于工廠制成工程中的單點技術方案的定制化方案。
結語: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中國經濟所謀求的高質量發展關系到千行百業,而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更是重中之重。雖然道阻且艱,但我們不僅有著眾志成城的決心和毅力,更有著成功的經驗和樣板,聯想集團南方智能制造基地這只“頭雁”所帶來的“雁群效應”,值得期待也值得借鑒。聯想集團扎根深圳30年,深耕制造業,優化了全球供應鏈,為深圳及大灣區先進制造和經濟轉型注入數字動力,這不僅成為了未來聯想的核心競爭力,也將成為中國核心競爭力的一個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