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7-07-19 11:49 來源:中國工業報
“效益深圳”年度統計指標日前首次公布:2006年效益深圳綜合指數為114.08%,比2005年上升5.71個百分點。其中,在經濟效益方面的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指標顯示,2006年深圳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效益指數為178.2%,比上年提高5.7%,全市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水平繼續提高,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18045元/人,增長8.3%,工業企業利稅總額增長13.3%,利潤總額增長14.3%。
《效益深圳統計指標體系》是深圳市法定新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以效益深圳為核心,主要由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人的發展四個方面20個考核指標構成。深圳市政府秘書長李平認為,建立這一體系是深圳市經濟增長方式發生根本變化的重要標準,深圳希望新體系的試行能為全國創出經驗。
統計數據顯示,在經濟效益其余8個指標中,去年深圳市萬元GDP能耗進一步下降;萬元GDP水耗為29.79立方米,比上年下降4.21立方米;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GDP比重為31.2%,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此外,同樣作為深圳四大支柱產業的物流、金融、文化三大服務業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達到9.4%、8.1%、6.6%,均比上年有所提高。
社會效益指標方面,去年深圳市研究開發經費支出占GDP比重為3.28%,比上年提高0.05個百分點。深圳市統計局局長鄧平認為,研究開發經費目前主要是由企業支出,這是深圳市的一個亮點。他表示,雖有政府的投入,但更多的是企業自己掏錢進行研究開發,他說:“我最近到一些企業調查研究,發現有一些大的、國際性企業的研發經費占到了銷售收入10%左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或美國一些大公司的水平?!?BR> 不過,在生態效益方面的3個指標中,雖然污染治理指數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達到91.5%的水平,但是深圳的空氣綜合污染指數卻突破1.8,比上年升高0.32點。與此同時,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為6..2%,僅提高4.7%。
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同時發布了經上級統計部門審定的GDP初步核實數據:2006年深圳GDP總量增幅超過16%,實現GDP5813.56億元,經濟總量一年凈增862.65億元,占廣東省的比重超過20%,在全國大中城市繼續位居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