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節能減排 一批重要裝備異軍突起
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7-07-18 09:39 來源:中國工業報
2007年上半年,中國機械工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始自2003年初的高速增長,已經持續了53個月。尤為欣慰的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機械工業越來越顯示出“好”的一面,從而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目標。
高效節能裝備大量涌現
在國家大力倡導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2007年上半年,機械工業積極研制各項高附加值、高效節能的裝備,一大批為國民經濟結構調整、產業改造升級和節能減排服務的裝備投放市場。上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朱森第向記者介紹了機械工業主要裝備的生產情況。
在機械工業具有傳統優勢的電力設備方面,火電、水電、風電,以及特高壓輸變電設備的研制和生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火電設備加速升級換代,使節能、環保、高效機組成為主力機型。目前,60萬千瓦超臨界機組已被提升為我國火電主力機型,有關企業正在加快發展超超臨界百萬千瓦機組,積極開發燃氣、循環流化床等高效減排設備。其中,超超臨界百萬千瓦機組各項排放指標達到國際水平,各制造廠家手持訂單34臺(套),今年上半年已生產4臺(套)。
重型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今年上半年生產9F級2臺,9E級4臺,6B級8臺;循環流化床鍋爐,30萬千瓦生產1臺(套),10萬千瓦生產3臺(套);大型空冷機組生產5臺(套)。
水電機組中,三峽右岸中標的8臺國產機組,上半年已完成2臺,機組效率優于左岸與國外合作生產的機組,另外還為其他電站生產了6臺與三峽機組類似的70萬千瓦機組6臺。大型抽水蓄能機組通過白蓮河等重點工程所需機組打捆招標,與國外合作生產。
2007年,風力發電設備預計新增裝機150萬千瓦,上半年已完成1.5兆瓦大功率風電機組60臺/9萬千瓦。
在向特高壓輸變電設備進軍中,50千伏直流超高壓輸變電設備已經實現國產化,GIS等產品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
目前,我國石化設備制造業已達到相當規模和水平,主要是大型乙烯裝置關鍵設備的研制和生產能力有較大提高;大型冶金礦山設備生產企業連續為冶金行業提供高端成套設備;為大型露天礦制造巨型挖掘、運輸設備;攻關研制為鐵路、地鐵過江隧道工程使用的大型盾構機。
一般貿易出口高于加工貿易
今年上半年,機械工業外貿進出口繼續呈現強勁的增長勢頭。繼2006年首次實現貿易順差以后,上半年的外貿順差又達到76億美元,與歐盟、日本、美國三大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總額均以兩位數增長。
對于機械工業出口的快速增長,朱森第解釋說,有三個因素導致機械工業出口的快速增長。首先是國內市場競爭激烈,一部分產能要尋求出路,從而使得企業更多地面向國際市場。其次,很多企業過去在國內市場上能夠稱雄稱霸,在國際市場上卻是小兄弟。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這些企業越來越認識到只有到國際上去打拼,才能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因此他們便把眼光投向了國際市場。第三,最近幾年機械工業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能力大為提高,很多企業有比較強烈的出口愿望。比如裝載機、筑路機,過去想出去也很難,現在已經具有較強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出口的大量增加也就成為必然趨勢。
機械工業外貿出口結構的一個顯著變化是一般貿易出口額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開始超過加工貿易。
今年前5個月,一般貿易和加工貿易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分別為4..12%和45.72%。朱森第說,一般貿易能夠真正體現裝備制造業產品的競爭力,而加工貿易除了增加經濟規模以外,對提升機械工業競爭力的作用遠遠低于一般貿易。從這個角度來說,一般貿易出口超過加工貿易,也體現了機械產品出口結構的優化。
固定資產投資保持合理增長
今年上半年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在高位運行。前5個月機械工業完成投資2162億元,同比增長43%,高于制造業同期增速。對此朱森第解釋說,在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政策導向和市場需求的拉動下,機械工業為調整產品結構、增強市場競爭力、改進工藝流程而加快了改造和建設,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近年來機械工業高速發展,產品結構調整取得成效,特別是一批重大技術裝備研制成功,固定資產投資為其創造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朱森第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機械工業的投資問題不是總量過大,增長過快,而是結構和效率問題。從目前的投資結構來看,有其合理性。但他同時指出,投資增長過快,也對機械工業的發展和經濟運行帶來了一定的風險,特別是一般水平產品產能過剩,不利于機械工業增長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下半年機械工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生產成本壓力和部分原材料短缺的考驗,有關部門關于鼓勵進口先進機械裝備的政策也將導致部分高檔機電產品進口的增加,從而擠占部分國內市場。但是朱森第分析認為,總體來看,促進機械工業發展的有利因素更多,因此下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仍將保持穩步增長的態勢,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外貿出口額等主要指標將保持25%左右的高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