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技術將成為煤炭裝備發展重點
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7-07-13 09:42 來源:中華機械網
到目前為止,我國能源消費仍以煤炭為主,可以預見,未來煤炭在我國能源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和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性作用將持續較長時間。煤炭行業行情看好,煤炭裝備市場也同樣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節能技術裝備必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的發展重點。
多管齊下
當前,我國的煤炭利用存在嚴重的浪費問題,我國能源加工、轉換、輸送和終端利用的綜合效率僅為31%,比發達國家平均水平低8個百分點。要促進煤炭的節約利用,亟須大力發展煤炭節能裝備產品。
節能技術裝備的發展應以企業為主體、政府為主導,充分調動市場主體在節能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一方面,企業是技術裝備更新的主體,應當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另一方面,節能裝備的研制和使用具有“投入大、見效慢”的特點,在遵循國家強制性能效標準的前提下,受利益驅動,企業往往會選擇“投入小、見效快”的傳統生產設備。這就需要政府出臺政策法規進行引導和激勵,彌補市場缺陷。
我國政府自上世紀80年代起就陸續出臺了有關節能裝備發展的激勵政策,如稅收減免、貸款優惠、設立節能基金等。但這些政策存在諸多缺陷,使得政策的激勵效果不明顯。首先,在稅收優惠政策上,節能政策與資源可持續利用以及環境保護政策混在一起,基本上只采用單一稅收減免措施,稅收抵免、延期納稅等其他政策手段未被采用,不利于裝備的更新。其次,貸款優惠和節能基金政策不是專門為節能制定的,而是鑲嵌在鼓勵開發和推廣、科技創新等優惠政策中,對增添節能設備支持力度不夠,降低了節能項目的吸引力、競爭力。
筆者認為,有關部門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激勵作用:
首先,盡快制定《節約能源法》配套法律法規,將稅收、節能資金等優惠政策法律化,確保激勵政策的穩定性。這包括:完善稅收政策,綜合運用稅收減免、加速折舊、稅前抵扣、延期繳稅等手段;設立專項節能資金,并詳細地規定資金的使用條件和方式;為特定設備制定節能目標,專門促進其發展;完善貸款優惠制度,放寬因開展節能裝備項目進行貸款的條件;科學制定強制性能效標準,對低于強制性能效標準的裝備實行強制淘汰;完善自愿性能效標準和標識認證制度,制定節能設備如煤炭液化設備的自愿性能效標準和標識制度。
其次,建立自愿協議制度。即節能裝備研制或使用單位與政府簽訂協議,節能裝備的研制成功或者使用單位達到了特定節能目標,政府應給予獎勵。
第三,鼓勵節能服務公司的設立。通過稅收、價格、貸款等優惠政策,鼓勵節能服務公司的設立。節能服務公司可以開展節能技術裝備的咨詢、開發、轉讓、融資等服務,促進節能裝備的發展。
第四,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在制定有關節能裝備的強制性標準時,要讓企業充分參與。
以點帶面
除了山西這個產煤大省的煤炭裝備產品有很大發展之外,高效節能的煤炭裝備在一些地區和企業發展迅速。
目前,徐州市的江蘇機電研究所有限公司正在與中國礦大進行大型高效綜采煤炭裝備制造方面的產學研合作,據中國礦大煤炭研究總院院長王金華介紹,按照國家要求,在2010年底前,國有大中型煤礦的機械化程度大幅提高。隨著煤業升級改造的深入,未來數年內,采礦設備市場將有300億~500億元的增長空間。而這一市場最大的蛋糕,無疑是為那些生產高端產品的企業準備的。
中國礦業大學博士生導師、科技處處長岳建華認為,煤炭裝備制造業要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技術創新體系。作為產學研中重要的一方,目前中國礦大已經有煤炭資源與安全開采和煤礦瓦斯治理兩個國家級工程中心,可以說在煤炭裝備行業技術研究與理論研究方面已做好了準備,而且徐州現有的工程機械加工優勢完全可以應用到煤炭機械方面來,關鍵是如何有效結合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