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自主創新重大裝備《專項規劃》將出爐
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7-06-26 10:54 來源:中國工業報
一份以重點開展8項重大技術裝備的研制和4項重大產業技術的開發為主要內容,旨在集中攻克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提升重點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十一五”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和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專項規劃》)即將出爐。
記者6月19日從國家發改委消息人士處獲悉,由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牽頭,交通部、鐵道部、建設部等有關部門和相關行業協會(聯合會)、機械科學研究總院共同參與編制的《專項規劃》近日已上報國務院,目前正在征求意見中。
《專項規劃》發布的具體時間尚未明確,據該人士透露,或將于今年年底前發布。
主攻8項技術裝備與4大產業技術
事實上,在去年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中就已明確提出了國家重點發展的16項重大技術裝備。
那么,《專項規劃》與《意見》是怎樣一種關系?業內人士認為,《意見》是在大的框架下給我國裝備制造業振興及國產化指明了方向,《專項規劃》則在具體項目科研攻關方面進行了細化,在技術研發方面對相關產業科技攻關方向進行了明確界定。
例如,《意見》只提出了“進行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的研制開發,滿足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需要。”
而《專項規劃》則把這項任務細化為:大型煤礦綜合采掘及洗選成套技術裝備方面重點研制年進10千米半煤巖快速掘進成套技術裝備,掘錨聯合機組、連續采煤機組,年產千萬噸級煤礦大型提升、運輸、供電和綜合自動化系統,立井和斜井大型提升運輸設備,以防爆無軌膠輪車為主的新型輔助運輸系統,以及年處理400萬噸以上大型高效洗選成套裝備。
“《專項規劃》明確了‘十一五’期間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和重大產業技術發展的主要任務,即圍繞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組織實施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專項,研制開發一批重大關鍵技術裝備,提升我國裝備研制開發水平;同時,圍繞能源、環境、資源等重點領域,組織實施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突破技術瓶頸制約,開發并掌握一批關鍵、共性技術,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6月20日,國家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
據介紹,在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專項方面,《專項規劃》提出了以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為依托,在能源、材料、機械制造等領域,重點開展8項重大技術裝備的研制。其中包括大容量高水頭水電機組、大型清潔高效發電成套設備、大型石油超深鉆探與集輸成套技術與裝備、大型煤礦綜合采掘及洗選成套技術裝備、百萬噸級大型乙烯成套設備、大型煤化工成套設備、大型寬帶薄板及寬厚鋼板生產關鍵技術裝備、新型船舶和海洋石油工程設備的研制。
在重大產業技術開發專項方面,《專項規劃》明確了以突破技術瓶頸、掌握關鍵技術為目標,在能源、環境、資源等領域,重點開展4項重大產業技術的開發。其中包括節能及新能源關鍵技術、環境保護關鍵技術、資源高效開發及綜合利用關鍵技術和石油煉制與石油化工關鍵技術等的研發。
定期發布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目錄
對于規劃編制的指導思想和具體目標,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在電話中對記者表示,《專項規劃》的編制旨在以國家重點工程為依托,集中力量研制一批國民經濟建設急需的、產業關聯度大的重大技術裝備,提高裝備的自主研制能力;目標是以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技術需求為導向,集中攻克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共性關鍵技術,提升重點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
《專項規劃》編制小組的相關人士表示,規劃是在相關部門對重大技術裝備和重大產業技術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國際發展趨勢及“十一五”期間的需求作專題調研的基礎上編制而成的。由于目前在各部委會簽中,所以具體細節或將有所改動。
如何保證規劃的順利實施則是業內人士比較關心的問題。
據了解,《專項規劃》明確了保障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的六大措施,即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加強重大項目的監督管理;加強宏觀政策引導,促進研制開發的有效實施;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構建技術創新的體系平臺;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形成自主創新的支撐條件;加強引進消化吸收,提高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以及完善技術標準體系,掌握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
據透露,國家相關部門還將研究制訂并定期發布國家必須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產業技術和重大技術裝備目錄,并在科技計劃和投資計劃中予以重點支持。
與此同時,《專項規劃》還將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研究制訂自主技術標準,促進標準與技術開發和裝備制造的有機結合,鼓勵企業開發并掌握核心技術,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加快國外先進標準向國內標準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