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勇副部長要求“十一五”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要實現五個轉變
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6-08-10 15:39 來源:www.most.gov.cn
2006年3月7日,尚勇副部長召開部長辦公會討論“十一五”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工作部署。國際合作司靳曉明司長、姚為克副司長、孟曙光副司長、馬林英副司長及張健處長等參加了會議。會上,尚勇副部長對“十一五”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工作部署作了重要指示。
尚勇副部長要求,“十一五”期間,國際科技合作計劃要切實實現五個轉變:
1.從一般性的國際科技合作,向以《規劃綱要》為目標、以需求為導向的國際科技合作方向轉變。樹立“大國際科技合作”的觀念,更加緊密地圍繞《規劃綱要》確立的重點任務,緊密結合國家各大科技計劃的需求,遴選國際科技合作的重點領域和項目,做到與各科技計劃互相協同、融為一體,解決國內計劃與國際合作計劃“兩張皮”問題。利用國際優勢科技資源為國內計劃實施服務,使國際科技合作成為國家自主創新體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形成“大國際科技合作”的新格局。
2. 從重項目合作,向重“項目-人才-基地-信息”相結合的國際科技合作方向轉變。改變過去重項目合作,形成“項目-人才-基地-信息”相結合的國際科技合作新形式,注重人才培養和引進,支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設,搭建國際科技合作資源信息服務平臺,引導科研機構和企業充分利用國際科技資源,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動國家自主創新體系的建設。
3. 從“引進來”為主,向“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國際科技合作方向轉變。從單純引進技術和資金,轉變為“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和科研機構到海外建立研發基地,開展委托研究,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資源,包括人力、資金、技術、市場等資源,促進自主創新,開拓發展空間。支持我國科學家走向國際舞臺,參與國際重大科研計劃和重大工程合作。
4.從以專業外事隊伍為主,向多主體共同參與、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的國際科技合作方向轉變。要充分把握國際科技合作的主體、層次、內容和方式不斷變化的趨勢,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拓展工作渠道,搭建合作舞臺,創造合作條件,提供合作環境,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大學、研究機構等主體作用充分發揮的國際科技合作格局。特別注重企業在國際科技合作中的主體作用,為企業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提升創新能力做好服務。
5.從以“自下而上”為主的立項機制,向以《規劃綱要》實施需求出發的“自上而下”為主的立項機制的方向轉變。完善和發展“十五”期間建立的國際科技合作協調機制,加強各大主體計劃間的統籌和協調,圍繞《規劃綱要》和主體計劃、重大專項實施,以需求為導向,凝練合作重點,建立“自上而下”的渠道,根據重點領域、重點國別定向征集項目,主動廣泛利用國際科技資源。加強統籌協調,實現重點突破。尚勇副部長在引進國際資源重點、經費重點、及今年經費預算安排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同時對技術轉移、走出去引進來的技術戰略作了重要指示。
對于今年的工作重點,尚勇副部長要求,布置并建設《規劃綱要》所需的國際優秀人才庫,為《規劃綱要》的實施提供人才支撐;重點開展圍繞重大項目、重大專項的國際科技合作工作,如清潔發展機制(CDM);要加強中醫藥國際化合作研究計劃啟動工作,做好國際市場調研;在生物醫藥方面,要大力引進一批留學人才,積極推進天津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天津)建設工作;在信息技術方面,加快濟南國家信息技術國際創業園的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