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1-06-01 16:28 《中華工控網》原創
“用工荒”的話題還在延續,“電荒”迫不及待的來了,且有來勢洶洶之意。
眾人紛紛質疑,何以在用電高峰期未到來的夏季便出現用電緊張?又何以在大舉電力改革“標牌”時期出現此等尷尬局面?企業在面對“用工荒”的同時,該如何應對“電荒”壓力?本文的機器人等技術或許能夠告訴您想要的答案。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編輯:中華工控網
尋“因”覓“果”
緣起于4月中電聯發布的2011年第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與經濟運行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此報告稱今年后三個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偏緊,特別是迎峰度夏期間電力供應缺口可能進一步擴大,預計缺口在3000萬千瓦左右,甚至更大。
隨著此消息的發布,各種關于“電荒”的信息陸續得以證實,重慶、湖南、安徽等地出現拉閘限電;浙江、貴州、廣東、湖南、江西等地實行錯峰用電;而從中西部青海、湖北、湖南等傳統缺煤省份到山西、陜西、河南等產煤大省都出現了缺煤停機現象。
目前浙江省已經制定嚴格有序的用電方案,大量企業不得不面臨“開三限一”、“每周停二”等形式的限電措施。另外,湖南是今年電荒比較嚴重的地區。據中國南車的一位內部人員透露,目前集團位于湖南的一些電力機車廠已經進行了限電,“那些效益差、耗電大的工廠都停工了。”
是否事態真到了如此嚴重?有專家表示,并非所有地區都缺電,如內蒙古有“窩電”現象。國電動力經濟研究中心工程師周海洋認為,今年電荒的原因,與產業政策、產業結構的不合理有關。他解釋道,去年的統計顯示,在用電需求中,居民用電、社會用電加上農業三產等用電,占30%,而工業用電占70%。工業用電中,制造業占大多數,需求增長了12%,有色金屬、黑色金屬等行業用電需求增長超過20%,化工、建材等成了耗電大戶。也有有專家表示,今年“電荒”的主要原因除了用電需求旺盛、部分地區水力發電不足之外,最主要原因是電價機制沒有理順。市場化的煤價持續走高,使得火電企業的發電成本上升,但由政府管制的上網電價卻不變,火電企業越發電越虧損,生產積極性受到打擊。一些地方出現火電企業缺煤停機或以檢修為名停機的現象,多數火電大省的生產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電荒”,莫慌,
企業讓電于民 節電我有招
面對電力緊張的局面,浙江省企業紛紛采取了應對措施,一些企業將機器人搬上到生產車間流水線上,代替人工作業,不但節省了人力,提高了生產效率,還能節省不少電能。
在天樂集團LED車間里,有三臺工人正在不知疲倦的工作著,這些是天樂集團引進的德國庫卡機械手。也是天樂集團首創把智能機器人應用到LED顯示屏的生產領域當中,一屈一伸,閃轉騰挪,智能機器人的動作顯得精確又一絲不茍,在生產車間里,智能機器人生產線與人工流水線正在進行著同樣的作業。這條人工流水線有二十幾個工人在操作,而智能生產線上只有四個工人操作。節能效果明顯。
在永強折疊椅車間,三臺焊接機器人代替了原來的五條人工流水線。車間主管張宏說,在相同的時間內,一條焊接機器人和一條人工流水線相比,產值增加了一兩倍。不僅如此,更主要的還是能省電,以一小時為單位,每臺機器人一小時用2。2度電,一條手工焊接的話是在2。5度左右。
張宏說,現在全省普遍電荒,各地都采取限電舉措,讓電于民,為了保證企業正常生產,永強集團先后投入四五百萬元改進設備,目前企業已有八臺焊接機器人投入車間生產,另外兩臺機器人目前還正在調試中,過幾天也將上崗作業,讓電于民。
在另一家公司,正在忙著干活的便是此公司新添置的機器人,高強度鋁合金的機械手臂,一次能把四百斤的飼料抓起,并且能夠前后左右上下運動自如,無需空調,能在零下十度或者45度環境下正常工作。企業負責人告訴我們,機器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上班,每小時僅用電6。5度,用電緊張時節能幫企業不少的大忙。
編后語:除了機器人,還有一些企業使用太陽能電池、變壓器、變頻器等措施節能節電。 “電荒” 依舊在蔓延,政府態度如何?5月30日下午發改委消息,6月1日起全國15省市上調銷售電價。此次電價調整從6月1日起開始實施。據悉,居民電價不上調,上調涉及工業、商業、農業用戶。另外,發改委將要求各地清理對高耗能行業的優惠電價,同時嚴格監管煤企漲價,以保證諧調整體用電有序進行。(文/M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