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7-10-24 10:47 《中華工控網》原創
提起樂法成這個名字,大家一定會心生敬意。但更值得我們敬仰的是他奉獻工程、情系工程的熱情和赤誠。在工程領域,樂法成教授正在用自己絢爛的人生譜寫著一部不朽的篇章。
工程熱情 一如既往
樂法成教授是香港本土人,他畢業于香港理工學院電機工程系并獲高級文憑及理工院士。畢業后,他立志成為一名電機工程師。從此,樂教授對工程的熱情和執著便一發不可收。為配合管理工作的需要以及提升自身能力,工作之余,他還先后修讀碩士及博士課程,并獲得澳門東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中國文學哲學博士和南澳大利亞大學工商管理博士學位。
1980年,他終于如愿成為一名專業的電機工程師,并于1984年獲得英國特許工程師(CharteredEngineer)資格。對于選擇電機工程專業的原因他強調說,香港理工學院的電機工程系辦學歷史悠久、享有盛譽、入學門檻高而完成課程非常艱苦,當年很多優秀的高中生以能入讀香港理工學院電機工程系為榮。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電機工程師,他從電機工程實習生做起,逐級由助理工程師晉升至工程師和高級工程師,并于2002年成為香港港燈集團南丫電廠工地經理,從事電機技術及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
自從1993年以來,樂法成教授積極參加香港工程師學會的活動,先后擔任三屆香港工程師學會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分部主席;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主席;香港工程師學會理事、香港工程師學會副會長及香港工程師注冊局委員。他頗有感觸地告訴我們他為有機會擔任這些社會公職而感到榮幸,同時更會責無旁貸地為提升香港及內地工程師的社會價值做出不懈的努力。
工程教育:情結難解
多年以來,工程教育的情結使樂法成教授與學院的關系更為密切。他曾擔任澳門科技大學、亞洲公開大學客席教授等職務,現任北京科技大學、廣西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及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香港職業訓練局電機工程系、管理系譽榮講師;香港理工大學電機系、香港城市大學工程系顧問。同時,他還擔任廣西防城港市政協委員、香港旅游大使等職務。
對于工程學教育,樂法成教授很樂觀。他說:“從專業來看,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人才和信息流暢發達,在科學技術研究、應用和更新各方面都擁有獨特的優勢。憑借這些優勢,營運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必能為國家在不同時期的建設與發展作出貢獻。”
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于2003年委任祝賴源教授為香港聯絡專員,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于當年正式成立。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是由三個加起來已有近100多年的專業機構組成。它們分別是成立于1944年的陸路運輸工程師學會,成立于1946年的設備工程師學會和有40多年歷史的工程師測量學會。2007年8月是它成立四周年之日,分會自成立以來,一直努力不懈地貫徹“推動安全、高效、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工程營運模式,造福社會”的宗旨。在祝賴源榮譽會長的領導下,制定和確立了長遠目標,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學會的宗旨與中央政府“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有關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目標是一致的。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香港、澳門一定能夠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繼續實施內地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經貿關系安排,進一步加強和推動內地同港澳在經貿、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領域的交流和合作。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積極地跟進,開展內地、本港及澳門各地學會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與香港工程師學會、工程界促進會、香港專業管線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廣東自動化學會、廣西自動化學會、深圳自動化學會、深圳儀器儀表學會、澳門工程師學會等一起,通過共同舉辦學術論壇、召開研討會、學會互訪等活動,交流和分享彼此的經驗。分會正與廣東自動化學會等尋求相關專業學會會員的資格互認及合作。向香港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廣西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香港職業訓練局、澳門旅游教育學院等著名學府推廣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為會員提供更多發展機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團隊中,有很多的年輕工程師會員,其中部分成為分會創始人,他們在分會中擔任著重要職務,并擔負起日趨繁重的學會工作。
香港和內地工程師人才培養方向,現在多少還存在些差別,但長遠發展目標是一致的。我們相信隨著兩地間的進一步交流與合作,差別會逐步縮小。
以上所有經驗,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樂于與內地的工程教育機構及從事工程專業的伙伴一起分享,因為內地正處于“MadeinChina”的時代。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再加上香港這么多年來的成敗經驗,我們相信會有可參考與借鑒之處。尤其是在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振興裝備制造業、積極發展可再生能源、有序發展替代能源、廣泛應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產能過剩行業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注重運用經濟、政策引導、法律等手段來加強產業規劃和布局。[page_break]
工程放歌:人才接軌
如今,香港的制造業大部分已轉移到內地,大量的基礎建設都基本完成,香港地區的工程教育培訓方向及從業人員職業素質要求比較全面。作為一名工程師,不僅需要掌握精湛的工程技術,還需具備工商管理、法律、會計、新聞等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識,從事工程技術及項目工作,嚴格執行香港環保、節能、技術、安全等方面的嚴格法律規范和市場準入標準,從而實現安全、高效、環保可持續發展的工程營運模式,造福社會。
我國內地大多數大學是綜合性大學、理工類學院,開設大量工程類的專業,其中大部分的大學生畢業后都從事與工程相關的工作。樂法成教授作為英國工程師學會及香港工程師學會的資深成員,自2001年起就經常往來于香港和內地,努力推動兩地工程師資格互認工作的開展。
專業技術資格認證是國際上通行的職業準入制度。多年來,內地的職業資格認證工作主要是由國家人事部門和各個單位對企業技術人員進行“職稱評定”,其評定標準及方法也只適用于內地,與國際暫時是不完全交流和互認的。在全球經濟技術一體化迅速發展的今天,隨著國家和地區之間人才相互交流、合作的日益頻繁,我國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在“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等方面亟需與國際接軌,開展具有“標準化、權威化”的專業技術人才職業資格認證。
在自動化領域,內地的工程師資格要取得國際認可還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國際工程師資格互認是以學歷互認為前提的,目前內地沒有加入《華盛頓協議》,所以與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工程師資格的互認首先是從試點的廣東工業大學的自動化學院或其他有同類層次的院校開始,被認證人員需選擇獲得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認可的相關專業課程。該專業的畢業生通過相應的理論與技能測試及面試后,先成為ASEA的會員,然后可以申請成為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的會員,注冊ASE、ASE及助理ASE與國際工程師資格互認選擇這種方式,是由于英國工程師學會歷史悠久影響廣泛,在國際上有較高的認可度。現階段直接入會,條件還不太成熟。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內地工程教育的水平及工程師的素質不斷提高,許多大型的企業走出國門,加入國際工程項目的投標與建設,需要一批獲得國際認可的工程師參與工作。成為英國工程師學會的會員后,內地的工程師就能夠到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從事相關行業的工作,不僅能拓展視野,也將對加強國際間的學術交流、專業互認、經驗分享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前,香港與內地兩地“注冊ASE”互認工作存在著一些技術上的問題。比如兩地有關教育、培訓和評審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今后兩地評定的標準如何制定?有沒有差距?如果有,差距在哪里?如何補充?這些都需要我們雙方面的努力。最終,我們希望雙方自動化系統工程師的資格認證標準能有同樣的地位。這肯定是一個雙贏的局面,香港與內地很多優秀工程師將有更多的合作機會。
最后,樂教授希望香港和內地大學生勤奮、務實、努力學習、服務社會、報效國家,并銘記壓力與動力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
在我們采訪結束時,樂法成教授深有感觸地說:“在事業的戰場上打拼這么多年,感受最深刻的是1997年的香港金融風暴和2003年的非典,自己和家人以及幾百萬的香港人一起共同經歷,香港的精神是永不言敗,我和國際巨星成龍是同時代的人,都在香港獅子山下成長,正像《獅子山下》唱的歌詞那樣:在獅子山下/且共濟/拋棄區分/求共對/放開彼此心中矛盾/理想一起去追……”(中華工控網 楊惠/文)
【樂法成教授簡介】
澳門東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中國文學哲學博士、南澳大利亞大學工商管理博士;
1984年獲英國特許工程師(CharteredEngineer)資格;
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FSOE)、英國工程與技術學會(FIET)、英國皇家測量與控制學會(FInstMC)和香港工程師學會(FHKIE)資深會員;
曾擔任三屆香港工程師學會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分部主席;控制、自動化及儀器儀表界別主席;香港工程師學會理事、香港工程師學會副會長及香港工程師注冊局委員;
現任英國營運工程師學會香港分會主席;香港工程師學會安全工程專責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和香港工程界社促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