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7月17日電(記者孫彥新)記者17日從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組建40周年紀念大會上了解到,作為我國航天測控事業發祥地,這個中心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先后實現我國航天測控“飛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點、飛船回收、多星管理”五大歷史性跨越,為航天事業建立了顯著功勛。

——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前,剛剛組建的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多次對國外衛星進行跟蹤測量,使科技人員獲得了感性認識和實踐經驗。東方紅一號衛星工作的28天時間里,科技人員利用簡陋的設備進行了持續跟蹤,做出了衛星經過世界244個城市上空的可見預報,實現了我國航天測控事業的完美起步。
——衛星返回點火參數的微小差錯,落到地面的誤差可能就達上百公里。我國于1975年發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經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精確控制成功回收,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這一技術的國家。中心也由此具備了綜合、多功能的測控能力,并在隨后完成了一箭三星等重大測控任務。
——1984年我國發射東方紅二號通信衛星,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成功將衛星定點于東經125度赤道上空,標志著我國航天測控技術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6次載人航天測控和飛船回收任務中,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取得了數十項重大科技成果,創造了神舟五號返回艙實際落點與預報落點僅差1.1公里,神舟六號返回艙實際落點與理論落點僅差280米的航天奇跡。
——隨著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實時測控任務由原來的幾年一次、一年幾次發展到一年十幾次。中心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攻克多項關鍵技術,使我國航天測控網的綜合測控能力大大提升。中國特色的衛星長期管理網,先后使18顆衛星壽命延長一倍以上,并且具備了同時管理數十顆衛星的能力。
作為航天測控的國家中心,自1967年組建以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以100%的成功率,完成了6艘飛船、100余顆衛星的測控任務以及60余顆在軌航天器的長期管理任務,使我國航天測控步入世界先進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