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17-05-05 16:23 來源:新華網
今天,國產大飛機C919成功首飛,翱翔天際,不少人感慨,終于飛起來了!這么自豪語氣到底從何而來?
這個被稱為“胖九”的大飛機從誕生到首飛到底經歷了什么?
介紹一下C919“本人”
C919大型客機是中國自2008年啟動大飛機研制計劃以來,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干線民用飛機。
C919飛機基本型全經濟級布局為168座,混合級布局為158座,標準設計航程為4075-5555公里,相當于可以一口氣從長春飛到拉薩,屬于大客中的入門級機型。
C919到底啥意思?
其實C919的全稱是“COMAC919”。
“COMAC”是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英文名稱的簡寫,“C”是COMAC的第一個字母,也是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第一個字母。
C919,第一個“9”寓意天長地久、經久不衰,“19”代表我的最大載客量是190座。
9年光陰 從零到“上天”
2007年2月
國務院批復大型飛機研制重大科技專項正式立項;此后,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成立,并將總部落戶陸家嘴、研發中心落戶張江、總裝制造中心落戶祝橋。
2008年5月
中國商飛在上海揭牌成立,總部設在上海,公司注冊資本190億元。
2008年11月
C919項目正式啟動。
2009年9月
C919機頭樣機開工制造。
外形樣機在亞洲國際航空展上亮相。
2014年7月31日
首架機機頭部段裝配下線。
2014年9月19日
第一架C919正式開始結構總裝工作。
2014年10月
C919后機身前段交付。
2015年7月22日
首臺LEAP-1C發動機交付。
2015年11月2日
C919總裝下線
2016年11月8日
C919完成了首飛前兩項重要試驗。
全機2.5g限制載荷靜力試驗圓滿成功。
左右發動機均一次點火成功。
2017年2月6日
C919已基本完成機載系統安裝和主要的靜力、系統集成試驗,進入首飛準備階段。
2017年4月
C919原型機進行了首次高速滑行測試;隨后成功進行了高速化姓抬前輪測試。
2017年5月5日
C919首飛。
國產大飛機 不只是大
C919不僅僅一款干線客機那么簡單,它意味著中國民航將不再依賴國外進口,中國的飛機制造真正走出一條自主研制的大發展之路。在C919 完成首飛、實現量產后,還將帶動上下游產業發展,解決大量高技術人才的就業,鍛煉航空人才,拉動經濟發展,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張名片,提升中國制造的國際地 位和影響力。
而大飛機項目一旦形成產業,將極大促進我國的經濟發展,但從就業來說,相關數據顯示,1名飛機制造廠工人的背后,需要80名下游零部件領域 的工人,而每向航空工業每投入1億美元,10年后航空及相關產業能產出80億美元,這一切也讓市場對C919商業價值充滿了期待。
目前有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數十萬產業人員參與到C919的研制過程中,其中供應商或者潛在供應商有70家左右,除了寶鋼、中航工業等央企外,還有GE、霍尼韋爾等國際巨頭也在積極爭取中國的市場,可以說C919已經串起一條國內完整的飛機產業鏈。
還沒飛就已經有訂單了
C919已經獲得全球23家用戶570架訂單,其中平安金融租賃訂單數最大,為50架,其他主要客戶還有農銀租賃、工銀租賃、中信金融租賃、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南方航空等公司簽下訂單。
過五關斬六將 沖上云霄
C919總裝下線之后,項目在系統集成試驗、靜力試驗、機上試驗、試飛準備等幾條主線穩步推進。為準備首飛,C919已完成118個試驗項目,經歷了包括低滑、中滑、高滑在內的21次滑行試驗,并于2017年3月通過專家技術評審,4月通過放飛評審。
別懷疑,C919就是“中國制造”
為了控制成本,形成合力,商飛公司在制造C919時,選擇了“主制造商-供應商”的發展模式,最大限度地聚集和利用國內外資源,打造民機產業“生命共同體”。
在國際市場上,國產大飛機同樣擁有自己的供應商“朋友圈”。C919在擇優選擇GE、Honeywell、CFM等16家跨國公司作為大型 客機機載系統供應商的同時,還推動國際供應商與國內企業開展合作,組建了航電、飛控、電源、燃油和起落架等機載系統的16家合資企業。
雖然選擇了16家國際知名系統供應商,但C919毫無疑問仍是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客機。原因在于,商用飛機領域的真正自主知識產權在于TC(型號合格證)和PC(生產許可證)。而C919的這“兩證”都由主制造商中國商飛公司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