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并購 重點企業監管審查力度將加強
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6-11-14 10:51 來源:中國工業報
國家發改委日前發布了利用外資“十一五”規劃。這是我國首次對外公布利用外資五年規劃。規劃鼓勵外商把更高技術水平的加工制造環節和研發機構轉移到中國,來華設立生產制造、配套、服務外包基地等,發揮技術溢出效應,促進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
規劃強調,將加強對外資并購涉及國家安全的敏感行業重點企業的審查和監管,確保對關系國家安全和國計民生的戰略行業、重點企業的控制力和發展主導權。
鼓勵外資項目采購國產設備技術
據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規劃對“十一五”期間利用外資,促進建立更加開放的自主創新體系提出了主要政策措施。包括制定引導外商,特別是大型跨國公司把高端加工制造環節、研發機構轉移到我國的綜合性鼓勵政策,鼓勵跨國公司來華設立生產制造、配套、服務和培訓基地,制定鼓勵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國內企業進行研發合作的配套政策,更好地發揮外商投資企業的技術溢出效應。
規劃顯示,我國政府將完善外商投資項目進口設備免稅政策,鼓勵外商投資項目更多地采購國內先進設備和技術,為國內成套裝備、先進適用技術創造更好的市場環境,促進我國裝備制造業發展。有關部門將在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同時,充分借鑒國際經驗,制定防止跨國公司濫用知識產權制約我國自主創新的規范政策,增強我國參與知識產權規則制定的能力。
外資產業準入制度將完善
“十五”期間,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標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全面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嶄新階段,利用外資也邁上了新臺階。資料顯示,“十五”期間,我國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約3830億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資約2860億美元,境外發行股票籌資約380億美元,借用國外貸款約460億美元,大大超過了“九五”的實際完成額。
但是,“十五”期間利用外資仍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如引進外資重數量輕質量的問題還比較突出,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門不計成本盲目招商引資,片面追求引進外資的數量,違反國家產業政策的現象時有發生。部分行業龍頭企業被外資并購情況增加。中西部地區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和水平總體較低,與東部地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差距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企業帶來的技術外溢作用不夠突出,部分外商投資企業濫用知識產權保護,不利于我國企業自主創新。現有利用外資管理體制亟待完善,部分現行政策不利于創造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的環境等。
發改委上述負責人表示,發改委將對這些問題在“十一五”期間給予高度重視,并積極應對。如加快出臺《反壟斷法》;進一步細化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敏感性行業的發展政策,完善外資產業準入制度;有效引導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方向,制定加快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相關政策及實施細則;加強稅收監管,遏制外資企業通過轉移定價、關聯交易等手段轉移利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