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6-10-12 10:34 來源:中國工業報
中國大企業在2006年又將迎來一個“貧富不均”的豐收年。全球最大的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日前在京發布最新報告《中國200大企業》稱,盡管增長有所放緩,但中國200家大企業去年盈利仍增長了20.8%,達到4433億元之多,僅有9%的大企業出現虧損。但在石油等上游企業再次笑傲榜單的同時,受累原材料成本上升的下游企業排名卻出現了大幅下滑。
標普發布的《中國200大企業》報告是這家全球頂級評級機構在華至今所作的最全面研究,覆蓋了在上海、深圳和香港上市的前200大中國企業。報告表示,2006年對于中國的大公司來說又將是一個豐收年,但盈利增長率很可能會在2007年繼續放緩。據統計,大企業去年盈利增長了20.8%,但比前年的46.5%有所滑落。在200家企業中,大約59%實現了盈利增長,僅有9%出現了虧損。標普認為,領先的大企業們仍保持著定價話語權。
能源、電信與房產笑傲群雄
在以銷售收入為標準的統計排名中,石油和電信企業無疑是最大的贏家。10強之中,三大石油公司和四大電信公司全部入圍,中石化和中石油更是位居前兩強,10強的盈利占了200家企業全部盈利的70%。
在石油價格走高的帶動下,三大石油公司的總盈利占200家總盈利的45%。油氣產量占全國三分之二的中石油去年凈利潤增長30%,達到1330億元;中石化凈利潤增長14%,達到409億元。但標普也承認,由于中國的限價政策,中石化的利潤仍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神華和泰山石化第一次入圍就闖入了前100位,神華更是高居第12位。
而電信企業則是喜憂參半,全球最大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去年凈利潤提升了27%,達到535億元。中國聯通卻遠未能跟上對手,凈利潤僅增長了10%。而受累于固網市場份額的萎縮,中國電信去年利潤更是出現負增長,但仍維持在279億元的高位。對于房地產企業來說,盡管銷售收入無法與上述壟斷型企業相比,但利潤水平仍然實現了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標普認為,基于中國的低利率環境、良好的增長前景和對住房的殷切需求,預期中國房產企業將繼續取得盈利增長。
下游企業愁容滿面
“盡管多數公司受益于相對強勁的經濟增長,但下游行業越發容易受原材料成本上漲所引發的運營成本上漲的影響。有些還面臨著產能過剩帶來的競爭壓力。”標普亞洲企業評級董事總經理白培睿表示。
煤炭價格的上升嚴重打擊了電力、水泥、電解鋁等高耗能企業,華能電力的利潤去年就下滑了8%。而燃料成本上升和國內航空市場開放程度加大也對航空公司造成了嚴重影響,在國內機隊規模最大的南航去年也虧損了17.9億元。
標普稱,科龍、TCL和聯想是去年情況最糟糕的幾家下游制造企業。科龍去年收入下滑了12%,并出現嚴重虧損,排名從88名跌至126名,“突出了一直以來對中國企業治理存在的擔憂”。而由于手機銷量的暴跌以及海外并購的不順利,TCL也虧損了3.2億元。
而聯想則顯得比較特殊,去年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使其被標普歸類為“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排名也從第23位升至第6位。但標普也指出,去年聯想的收購產生了高額的重組成本和利息費用,使聯想的利潤從12億元跌至1.81億元,在亞洲和美國市場也受到了戴爾和惠普的重重擠壓。
產能過剩行業擴容不止
標普認為,中國目前尚未出現經濟普遍過熱的情況,但某些行業已經出現產能過剩,比如低端鋼鐵、鋁、焦炭、水泥、紡織品、銅以及汽車行業,且許多新項目仍在建設或規劃之中。如果美國經濟發展如某些人所預計的那樣出現嚴重減速,那么中國的出口增長就可能會受到沖擊,這樣也就失去了一個目前仍然重要的GDP增長源。
盡管如此,標普認為大企業目前仍然擁有很強的財務狀況,使得他們能夠在快速變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中進行擴張并取得成功。總體而言,去年中國前200大企業息稅及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鄄DA)利息覆蓋倍數的中值處于較高水平,從去年的9.4倍提高到7.6倍,可歸因于利潤的高漲和較低的利潤環境,同時41%的大企業在去年年底手中也擁有大量現金余額。
白培睿表示,有理由對中國長期的展望持謹慎樂觀態度,"中國是一個典型的新興市場,暗藏的風險和機遇并存。一些公司會在競爭中被淘汰,而有些將會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并對海外市場形成意義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