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反傾銷法欲升級 專家為企業支招
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6-08-25 11:29 來源:中國工業報
據美國媒體報道,日前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個新的反傾銷法案并提交美國總統布什批準。該法案一旦通過,將在2009年取代1989年通過的反傾銷法案,成為美國處理反傾銷案件的主要依據。
對此,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外資研究部主任金伯生認為,美國要推出的這個新反傾銷法案,制裁措施將比以前的版本更加嚴厲,中國企業應及早做好準備,主要可從五個方面應對。
新法案能否獲批?
美國政府能否批準新法案?有專家認為,布什批準該法案的可能性很小,因為保持良好的中美關系對美國更重要。而金伯生持相反觀點,他認為,新法案符合世界貿易組織法,而且不是明確針對中國,不會激起中美雙方的直接矛盾。中國政府也不方便抗議,如果抗議會變成干涉美國內政。即使新法案通過,能否起到保護美國企業的利益、改變美中貿易逆差的作用還有待觀察。
資金周轉期將延長
據悉,該法案規定,和繳納反傾銷稅有關的進口商必須按美國海關預期反傾銷稅率向海關繳納足夠的現金。目前,進口商只需要提供部分現金或票據作抵押即可。雖然這項法案并沒有直接針對中國,但是美國政府官員表示,新法案將能有效避免其他國家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逃避反傾銷稅,“尤其是中國”。
有關專家認為,按照新法案,無論反傾銷調查成不成立,美國海關控制中國企業資金的時間都會延長,這對于中國企業的資金周轉能力是一個考驗。
金伯生認為,美國新的反傾銷法案制裁措施比以前嚴厲,但是對大進口商的制約意義不大。一般講,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新法案使進口商的利益減少,他們就會放棄進口中國商品。中小進口商受到的影響將是明顯的,因為對資金上的要求更高了。二是按照國際慣例,反傾銷稅的納稅人是美國進口商。如果美國進口商與中國企業達成協議,共同分擔反傾銷稅,將使中國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利潤減少,甚至完全沒有利潤,最終被迫退出美國市場。
無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出現,由于在美國的反傾銷商品中,中國商品占大頭,所以中國企業將是最大的受害者。
金伯生認為,目前美國貿易逆差激增,經濟減速明顯,美國參議院通過新的反傾銷法案,主要是希望彌補原反傾銷法案的漏洞,加強反傾銷的力度。而且,新法案與美中之間當前存在的巨額貿易逆差有著直接關系。
專家為企業支招
金伯生認為,中國企業應從五個方面積極應對美國可能通過的新反傾銷法案。
一是增強國際營銷觀念,注重自主創新,實施出口多元化戰略。出口企業應盡快轉變現有的競爭策略,變以廉取勝為以質取勝,學會運用商標、包裝、公關、廣告等多種非價格競爭的手段,在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創匯率上下功夫,擴大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同時,注重全方位開拓國際市場,尤其要加強對東歐、拉美、非洲等市場的開拓。
二是加強出口企業成本核算,啟動會計定價戰略。中國出口商品的成本核算要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的要求,有一套基本會計報表,并經過獨立審計,有通用性。出口企業要自我約束低價競銷行為。
三是建立有效的跨國經營戰略。企業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形成網絡化生產、研發、銷售體系,這樣可以內部轉移價格方式規避反傾銷。另外,還可以利用與投資國政府的良好關系,在遭到反傾銷訴訟的情況下,使損失降低到最小。
四是合理利用中止協議。若出口商品存在反傾銷已構成既成事實,則出口廠商應該爭取利用中止協議(主要是價格承諾協議)來減少損失。據專家介紹,價格承諾是指被控傾銷產品的生產商和出口商與進口方主管機構達成協議,出口商提高價格以消除產業損害,進口方相應終止案件調查。
五是提高企業的主動性。企業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必須更多地學習和掌握國際貿易的法律,強化自我保護、自我發展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