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6-03-31 09:28 來源:中國工業報
今年一季度,市場對宏觀經濟的擔憂大不如前。在中國,GDP修正極大地穩定和鼓勵了國內投資者的信心。美國經濟持續強勁,美聯儲加息周期仍再持續。目前,原油價格高企仍然是經濟增長的威脅,但經濟增長動力仍在延續,經濟形勢稍有回暖。
在全球經濟仍相對強勁的情況下,原油行業的風險依然持續。據預測,今年國際市場的原油供應緊張程度將有所加劇,短期原油價格仍處于高位振蕩的格局,但美國加息、節能政策等因素將使原油市場的投機勢力有所退卻。
在成品油方面,今年全球煉油毛利會回落,但是第二季度煉油毛利會稍有上升。國內成品油定價改革正在進行,以目前價格計,終端價格至少要提高約500元/噸。
在石化產品方面,在供應增長趨減、需求繼續受高油價打壓的情況下,石化企業的贏利仍將緩慢下降,但絕對贏利水平仍維持在周期平均水平之上。
2006年3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經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煉油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和《乙烯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這將對我國的石化行業產生積極的影響。
原油高位波動煉油毛利收窄
2006年第一季度,全球原油市場的供需仍高度緊張。歐佩克主席、尼日利亞石油部長道克拉表示,60美元/桶是一個合理的油價。從歐佩克的保價政策、剩余產能低下、需求增長強勁等中期因素看,短期內的油價上沖的概率和幅度還是大于油價下跌的概率和幅度,但仍會維持2006年布倫特原油價格波動區間大致為45~65美元/桶、均價約在55美元/桶、未來兩年原油價格均價還會有年均約10%的回落的判斷。
2005年原油價格的暴漲推動了全球煉油毛利的高企,更多分析家將其歸因于全球煉油能力的不足。事實上從完整產業鏈去考察,煉油業務的地位要遠遠低于上游油氣開采業務和下游油品銷售業務;因此煉油毛利高企除了全球煉油能力之不足外,高油價、投機等短期因素的疊加作用不容忽視。因此,從2005年第四季度起美國持續加息也是同期全球煉油毛利下滑的重要因素。
伊朗核問題的反復激化和恐怖活動對沙特、尼日利亞原油設施的破壞等使得多個產油國處于不穩定的地緣政治因素之中。歐佩克也反復強調了支撐高油價的意愿。同時,美國持續加息,美國原油庫存節節上升,世界各國節能政策頻繁出臺,原油市場的投機勢力有所退卻,這些因素的綜合影響使得原油價格仍處于高位振蕩的格局。
就全球視野而言,原油繼續上漲面臨高度不確定性,煉油毛利低于上年已是必然,市場目前缺乏追捧石油股的投資沖動。但憑借石油股的良好業績兌現,仍可繼續催生石油股的長期投資價值。
就國內而言,能源價格市場化的政策趨勢使得國內煉油業務贏利提升是一個中長期趨勢,與國際煉油毛利的變化無關。國內石油股仍大大受益于國內能源價格改革的政策趨勢。
化工產品價高利薄
國內三大乙烯裝置已經相繼投產,2005年下半年至今的化工行業的贏利水平有緩慢的下降,但仍處于較好的水平。即化工產品需求的連續增長緩和了新裝置大規模投產的市場沖擊。2006年后半期國內石化裝置新增投放量要大大低于2005年,也有報道稱伊朗的乙烯裝置開工狀況和進度低于預期,加之高價天然氣對歐美乙烯工業的沖擊,全球石化供應仍會緊張。
高油價對經濟的打壓在持續作用,并連續擠壓石化原料業的毛利。在價格上表現為石化原料價格保持相對的穩定,而原油成本卻不斷抬高擠壓利潤。
在中國市場,外向型的制造業面臨原材料高企、人民幣升值、出口壁壘等多種因素的打壓,需求增速有所下滑。綜合石化裝置擴能、供應面、需求面等因素,化工行業的贏利水平仍將緩慢下降,但絕對贏利水平仍維持在周期平均水平之上。從遠期看,下次化工行業低谷有可能會在2008~2009年來臨。目前全球范圍內這兩年積累了較多的產能投放計劃,但是隨著利潤率的走低,最終的項目安排會有所遲滯,從而延緩行業低谷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