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5-10-09 17:46 《中華工控網》原創
10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測繪局局長陳邦柱公布了珠穆朗瑪峰的新高程為8844.43米,一時間有關珠峰是否變矮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國家測繪局局長對此的解釋是目前還不能確定,因為在珠峰的歷次測量活動當中,有測量技術的進步程度問題,也有珠峰峰頂冰雪深度的測量精度問題,這些問題都表明了我國珠峰測量技術的提高和測量儀器的進步。
此次測量珠峰的儀器設備包括覘標(放置于峰頂的一種測量標志),用于測量峰頂冰雪深度的冰雪深雷達探測儀,GPS觀測設備以及精密氣象儀等,這些“尖端武器”滿足了高程測量中最關鍵的一個條件。新型覘標結合了傳統覘標、GPS和深雪雷達三大功能,不僅能夠通過覘標觀測法和GPS法得到綜合的數據,還能通過深雪雷達測到冰雪層下面巖石層的真實位置。
測量峰頂濕度是此次測量珠峰的一大亮點,通過在覘標支架上安裝測量溫度、濕度和氣壓的傳感器,這種氣象儀器可以每15分鐘對峰頂氣象進行一次測試,所收集到的數據通過被放置到支架旁邊的一臺黑色的衛星傳輸設備傳送回北京。為了解決峰頂溫度對能量的消解以及儀器所需發射功率強大的問題,此傳輸裝置還配備了電量強勁的電池。
為了更科學、準確地測量珠峰峰頂的積雪深度,中國重測珠峰高度還首次采用峰頂冰雪深雷達探測儀,1975年我國測量時是靠登山隊員用人力向積雪中插桿量取冰雪深度,容易因力氣、角度等原因產生誤差,而這種雷達探測儀可以精確的測量峰頂積雪厚度,并減少不必要的誤差。
珠峰高程復測行動是于2005年3月15日正式開始的,5月22日成功登頂并順利完成相關數據的采集工作。傳感器在測量過程中依然發揮著其不可估量的作用,對于在測量中遇到的惡劣環境,傳感器隨時把溫度、氣壓、積雪深度等準確數據傳輸給人們,這樣即保證了測量值的精確,又保證了測量工作的有序進行。
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一直為世人矚目,此次測量成功,是我國測量技術的一大飛躍,同時也標志著我國測量儀器設備的成熟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