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harifulalam.com 2003-12-16 23:23 《中華工控網》原創
中國工業報
近幾年,DCS(分散型數字控制系統)自身的技術以及相關技術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從而使DCS市場面臨新挑戰。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DCS自身的技術、PLC(程序邏輯控制系統)和IPC(工業計算機)技術以及現場總線技術。
受自身技術因素影響
隨著用戶對應用軟件的開發越來越熟悉,DCS的制造商逐步演變為僅僅是硬件和系統軟件的供應商,價格越來越透明,利潤空間越來越薄。為此,世界上各大DCS制造商都在將DCS自身的技術進一步“向上”和“向下”拓展。
所謂“向上”,是指對DCS收集的現場數據,利用先進的數據庫技術、通訊技術,結合用戶的工藝實際作進一步的深度加工,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大的增值作用。現在通常采用的有以下幾種途徑:一種是提供針對某些工藝流程的優化軟件,可以使用戶提高生產效率;另一種是增加功能,例如增加設備維護功能,更加細致地分析設備的熱應力、機械故障狀態,通過監測設備的運行狀態來判斷設備是否需要維護,減少意外停車,提高設備的利用率;還有一種方式就是與用戶管理結合起來,參與用戶的全廠信息系統。例如提供CIS(實時信息監控系統)、ERP等軟件,幫助用戶提高管理水平。
所謂“向下”是指結合當前現場總線技術的發展和具有現場總線通訊功能的現場儀表不斷涌現的趨勢,開發出針對各種現場總線通訊協議的現場接口。這時,DCS與現場儀表之間不僅僅是測量數據的傳輸,而且還要傳輸大量表達儀表狀態、參數、管理等方面的信息,甚至要把簡單的控制功能也“下放”到現場儀表中去。為此,DCS要增加大量與現場總線技術有關的通訊軟件和組態軟件。
通過技術上拓展,DCS的應用必然要與用戶的工藝、管理、生產結合得更加緊密,從而使DCS市場的內涵發生深刻的變化。
值得注意的是,國外DCS廠商最近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解決方案(Solution)。它是在“向上”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向前發展的結果。DCS制造商不再把自己僅僅看作是DCS的供應商,而是針對用戶的某一個項目或裝置的控制問題,從控制方案的制定開始,包括系統集成、硬件采購、軟件配置、現場調試、開車投運,直到驗收,全過程都由其承包。它們是咨詢公司,又是供應商,還是系統集成商。這種做法既可以進一步滿足用戶的要求,同時也可以解決DCS目前價格過于透明、利潤率低的問題。但是這將要求公司對用戶的工藝、控制難點、不同類型儀表的功能和性能都十分了解。這將對國內DCS的用戶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解決方案的做法確實能夠更好地滿足用戶的要求,減少用戶的成本。如果國內DCS廠商不采取相應的策略,將來與精通用戶工藝和使用習慣的外國公司競爭時,將處于劣勢。
PLC和IPC向其提出挑戰
DCS還直接面臨與PLC和PC-Basde系統之間在性價比方面的挑戰。過去,由于PLC的功能比較簡單,基本只能用于離散系統的控制。過程控制領域是DCS的鐵打江山。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PLC的功能迅速提高。因此在某些過程控制領域,特別是批量控制功能要求較強的領域,PLC得到廣泛的應用,逐步蠶食DCS傳統市場。比較明顯的如冶金行業,除了高爐控制外,轉爐控制、連鑄連軋等控制系統幾乎都已經采用PLC。又如水處理行業,過去凈水處理基本采用DCS,現在不論凈水還是污水處理基本都采用PLC。
同樣IPC技術在我國也得到較快的發展,特別在小工程項目和要求比較特殊的專用系統。這也擠占了DCS的一部分市場。
現場總線技術成為強勁對手
DCS當前面臨著現場總線控制系統(FCS)技術的挑戰。盡管現場總線的國際標準不理想,但作為一種技術趨勢已經是不可阻擋的了。目前各家公司都有將自己的DCS和各種現場總線協議通過接口設備實現連接的過渡方式。雖然在一個系統里,同一種現場總線的不同廠家的現場儀表與DCS之間、不同類型現場總線之間的可互操作性問題還時有發生,但目前在國際上已經有超過4000個系統在運行,有的系統達到1000點以上的規模。在我國已經投運的現場總線系統也已接近100個,可以說,它已經進入實用時期。總之,現場總線控制系統的實用化,將成為DCS未來的強勁對手。